散文英译方法研究 ——以《皮囊》的英译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行文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是一种个性的、智慧的、精妙的表现艺术。散文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哲理不仅满足人们审美鉴赏的需要,还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散文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当代作家蔡崇达的散文代表作《皮囊》的第三章为翻译研究对象。该散文以一个福建渔业小镇的时代变迁为线索,讲述了一系列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在用词方面,原文运用许多反映闽南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文化负载词,需要译者了解学习。在语句层面,原文多用长句和插入语,逻辑松散,句式杂糅,需要分析语句的内在逻辑。对此,笔者选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因其提倡突破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在交际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源语,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用规范。论文从文化负载词和杂糅语句这两个翻译难点出发,综合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突破难点,尽可能地实现功能对等。具体而言,在文化负载词翻译方面,笔者运用直译、意译和注释的方法,充分阐释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使译文能够得到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在杂糅语句翻译方面,笔者运用分译和句式重构的方法,解析长句,清晰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实践证明,这些翻译方法对散文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们在实践层面上丰富了功能对等的内涵,对进一步探索其在散文翻译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珍妮姑娘》(节选)汉译为语料,旨在研究在顺应论指导下小说翻译过程中如何在语义、事实、语气和风格忠于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让读者理解接受和欣赏;以译员的角度分析在翻译《珍妮姑娘》的过程中出现的译文语言风格的表达问题、词汇意义的动态生成和涉及文化差异的处理手段。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则具体表现为:1)在语言风格上,措辞既要保证原文语言风格的再现,同时要考虑到读者群;2)在词汇翻译
AlN因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人们广泛研究,且AlN纳米材料更是在光学、电学和磁学等纳米器件上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 AlN纳米团簇在原子和电子结构方面的演变,并对所得到的大尺寸Al60N60团簇吸附金属原子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异类原子修饰的Al60N60纳米团簇与纯团簇吸附致霾气体的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我们还发现一种新型的AlN纳米线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理论预测。本
本研究通过对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创作转向以及其作品背后的焦虑与冲突的考察,旨在说明世纪之交的欧洲音乐史与思想史之间的互相作用。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主要叙述普契尼职业生涯开始之前的欧洲思潮变迁,并分析说明在何种观念背景下使得意大利歌剧成为最流行的欧洲音乐形式。第二,叙述在普契尼之前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概况,并详细说明威尔第是如何改造意大利歌剧的形式与风格。第三,分别叙述普契尼前期与后期
听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初级汉语听力教学是基础课程。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承担着培养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任务。由于国别化差异,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句子方面,中亚留学生在初级汉语听力学习中均体现着共有的障碍,如无法跳跃生词障碍、不能理解句子语义等。而这些障碍又大多与其所接受的俄语教育、词汇量的掌握、句子使用习惯等有关。同时,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差异化调整有关。在具体
交替传译是最常见的口译形式之一,可以运用于多种场合,如礼仪祝辞,讲座,新闻发布会等等。本文是英汉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报告所选取的题材是关于标本制作工艺的讲座,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报告分析了在交替传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详细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本篇报告对“释意理论”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并将其作为本次口译实践活动的指导性理论依据。释意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观点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论框架,这使其一度
交替传译是常见的口译形式之一,它多应用于演讲、授课、谈判、新闻发布会、宴会致辞、参观访问等。无论在何种交传场合,译员需恰当译出目的语。1997年,Basil Hatim&Ian Mason指出口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际转换活动,也是一定社会情景下发生的交际行为。过去,译员被当做隐形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译员一直是口译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主动调整自身角色。本文以笔者的
导游口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在推介中华文化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因此导游口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以及国家形象。随着中国旅游业日益发展壮大,对译员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的语料来源于笔者为巴基斯坦留学生提供的导游口译服务。此次口译主要以郑州文庙为参观点,参观者具有穆斯林背景,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就其英文而言,掌握情况一般,用词较为简单且语法错误较多。本次任务中,参观者还与一位中国游
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语篇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了衔接理论的创立。基于衔接理论的翻译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在同声传译领域,大都以认知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托,鲜有关于衔接与连贯的论述。实际上,语篇连贯是译文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听众而言,语篇连贯的重要性仅次于内容本身。同声传译是最具挑战性的口译活动之一。为了实现同传中的多任务,保证译文的同时性,译员往往耗费了大量精力,译文衔接性问题往往
电化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锂离子电池、金属腐蚀与防护、电镀以及冶金都涉及电化学过程。电化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电极表面单层或亚单层界面物种的吸脱附、构型取向、反应行为都随着电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由于电极表面结构与组成不均一,表面不同位点发生的电化学过程也不相同。因此深入理解电化学表界面过程就需要发展具有高检测灵敏度,能够从纳米尺度、分子水平原位检测界面动态的表征技术。电化学针尖增
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不断借助其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辅助其口译表现,而长期的口译训练或实践也可能会有效地增强译员的工作记忆及短时记忆能力,这种增强被称为译员工作记忆及短时记忆优势(通常与一般双语者比较)。然而,译员工作记忆及短时记忆优势的研究尽管已开展三十余年,但就译员是否存在工作记忆及短时记忆优势这一问题仍存在不小争议。译员工作记忆及短时记忆优势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短时记忆广度优势(主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