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企业规模的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如今,兼并、重组、扩张等商业行为在中大型企业间已经愈加频繁。这些商业行为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业务单元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还会导致企业内部在组织结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散化。如果企业不能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合理的调整管理模式,就会出现“小脚穿大鞋”的系统问题,而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分支机构数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像以前那样充分的了解各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影响到决策者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更多的分支机构,而财务人员是每个独立机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这些企业都面临更多财务人员的成本压力。针对以上情形的出现,如果不能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之上进行创新,那么企业内部机构繁多和人员冗杂的现象将持续存在,甚至会更加严重。原本对公司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的财务部门反而会成为公司持续发展中的阻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财务服务的质量是众多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国外广泛应用的财务共享模式,就是将原来分散范围广、重复操作高的会计业务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将其集中传输给处理财务工作的共享平台,由企业内部用以自身服务的、或者外部成立用以通过服务获取佣金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最后得到更高效、更可靠的会计结果供企业参考。这种财务模式正好弥补了我国当前财务模式所遇到的阻碍,满足了当前我国中大型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思路包含M公司为什么要构建、如何构建、构建后的预期效果这三大层面。对于M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中首先要介绍的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本篇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然后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文献,简述了财务共享服务分别在国外内从产生到现在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最后通过世界范围内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学术研究成果,确定本篇论文终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财务共享提出的理论依据: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每种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特定的特定和优劣之处,在本章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阐述了M公司的现状,表明M公司可以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空间。随后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与M公司进行分析,判断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M公司是否可行。第四部分是在M公司可以采用财务共享模式的基础上,详细论述构建M公司的运用流程,分别涉及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工作和为了顺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确定的保障工作两大部分。第五部分阐述了M公司拟实行财务共享模式所会产生的预期效果。这是本篇论文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M公司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现实意义。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仅对财务共享中心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还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最后客观地审视论文的不足之处,并展望将来本文可以实现的价值。本篇论文的选取,是希望通过对M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并通过结合保险公司所具有的行业特殊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为日后我国相似的保险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鉴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