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致远是晚唐时来自友邦新罗的一位诗人,在中国唐朝生活、仕宦长达十六年之久。他以宾贡(异域贡士)身份荣登唐朝科第,并在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刀笔为吏四年。不论客居唐朝,还是东返新罗,致远始终被生存的困惑和矛盾所困扰。是追求理想化的政治主张、个性化的独立人格?还是迎合世俗社会、收敛个性而随波逐流?这一问题带给他无尽的苦闷、彷徨,直到他携家归隐、终老烟霞。 崔致远思想的主要成分是儒家思想,他忠于唐王朝与新罗政权,崇尚儒家的交游观——道义之交,并以儒家的文学理论为旨归。他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也受佛家思想的沾溉,企图超脱尘世的苦闷。但他的思想体系始终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以释道思想为枝叶。 崔致远的诗歌内容广泛,或反映现实,揭露时弊;或广事干谒,交游唱和;或思念家乡,怀恋故国;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诗歌艺术特色明显地带上了由唐诗向宋诗过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