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和质粒导入途径对提高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效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因治疗技术经不断探索日趋成熟,成为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糖尿病基因治疗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并在一系列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但同时暴露出的效能不足问题阻碍其临床应用进程。其效能方面的不足主要包括:目前基因治疗中,经常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该病毒能携带较大容量的外源基因,可和宿主基因整和而永久表达外源基因。但该载体转染效率低,并且只能和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基因组整和,因而其整和率也低;胰岛素基因虽已实现了二点突变,实现了在非β细胞分泌成熟胰岛素,但在体内实验中,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本实验通过探索不同药物和不同的质粒导入途径对胰岛素基因表达效能的影响,以期提高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进行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效能,为该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施缩短距离。 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组给予肝细胞生长因子(HGF)、3碘甲状腺原氨酸(T3),以不加干预措施的转染组为对照,再分别经不同途径注入重组质粒,观察各组大鼠血糖的控制情况和胰岛素表达水平,3个月后处死大鼠,提取肝脏做RT-PCR,比较各组间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差异,筛选可增强表达效率的最佳干预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鱼藤酮(Rotenone)诱导的不同年龄组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雌激素对鱼藤酮诱导的不同年
目的:对5年来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M临床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2年1月01日至2016年12月01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白银纳的鄂伦春族是长期生活在呼玛河流域的民族部落,他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凸显极具典型和代表性。1985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白银纳鄂伦春族乡,该乡是大兴安岭地区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