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运动思想探讨《伤寒论》六经病证治规律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已有学者对中医学中的圆运动思想进行研究和整理,也尝试用圆运动思想研究《伤寒论》,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从圆运动思想这一新的视角去进一步解读《伤寒论》,探讨《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和六经病证治规律,以期进一步丰富仲景学术思想与学说。方法: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认真研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07年6月和2009年6月出版的彭子益先生编撰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并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四圣心源》、《伤寒悬解》、《医理真传》等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参考研究。一方面通过探讨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的产生、含义及其在大气运动规律和人体之气运动规律的应用,以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的概念及其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研究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探讨六经各病的证治规律,并从病、证、病机、症候、治疗和相应条文等方面研究总结六经各病中含有治疗用方的病证及治疗,最后选取部分代表方证作详细分析,以初步搭建一个基于圆运动思想解读《伤寒论》的框架。结果:论文分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研究总结出,中医学所蕴含的“圆运动”一词由清末民国著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提出,但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质与传统文化中的圜(圆)道观相同,中医学所蕴含的圆道观念被称为“圆运动”,两者都起源于古河洛。圆运动规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处在周期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之中,似以圆周运动形式不断变化。圆运动思想是一种用圆运动规律来认识、分析事物的思想。中医学中的圆运动思想是一种在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圆运动规律认识大气和人的生命,研究气机圆运动的机理,以圆来模拟人体与大气共有的阴阳五行之气运动轨迹的思想观念。第二部分,阐述《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和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病证治规律。研究总结出,《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密切相关,六经是在继承五行六气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仲景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与圆运动思想。荣卫主表,脏腑主里,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从圆运动的角度来看,荣卫相交成圆运动、脏阴腑阳相交成圆运动、手足少阳经气相交成圆运动,是六经生理。荣卫不和之运动不圆、脏阴腑阳不和之运动不圆、手足少阳经气不和之运动不圆,是六经病理。调和荣卫、调和脏阴腑阳、调和手足少阳经气以恢复运动圆,是六经病的治疗。六经病包含表病、半表半里病和里病,又分为本体病和变化病。初步总结了六经各病的证治规律,并总结出在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各病中含有治疗用方的病证及治疗。结论:圆运动思想是传统中医学理论所蕴含的思想,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和体悟中医,明了宇宙自然的造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密切相关,仲景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圆运动思想。从圆运动的角度来看,六经运动圆是六经生理,六经运动不圆是六经病理,恢复六经运动圆是六经病的治疗。从圆运动思想角度解读《伤寒论》,更好地体现了六经辨证中的整体观、恒动观和平衡观,有助于理解与运用《伤寒论》,进一步丰富了仲景学术思想与学说。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品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其中在具体的建筑施工当中,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是建筑电气化技术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施
在分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中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的概念,建立了熵权模糊分析模型。针对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提供了管理决策的依据,以正确的进行项目风险的
<正>病因(1)生产或产后造成细菌感染。(2)不洁本交或人工授精规程不严格造成感染。(3)附件炎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造成感染。(4)牛舍不洁、潮湿,外阴滞留粪尿等污
目的:探讨妊高征发生的免疫耐受机制以及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一氧化氮(NO)合成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造成妊高征动物模型,妊娠18天用ELIS
稀土元素(REE)包括原子系数从57到71的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个元素,根据它们的电子层结构、密度、化学、地理化学及矿物化学等性质上的某些区别化分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
期刊
从水泥、路基、路面基层、施工等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外观质量,从而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本刊讯鉴于今年大风天较往年同期多,春季森林火灾防范面临严峻挑战,黑龙江省工信厅无线电管理局把春季森林防火无线电安全保障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扛起防范风险的政治责任,
如今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容易搅乱孩子们幼嫩的心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教育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