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r节约型双相不锈钢薄带连铸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原材料价格,特别是镍、钼元素的价格的波动,给不锈钢产品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成本造成剧烈冲击,受高性价比需求和镍资源节约的推动,节约型不锈钢的发展近年来十分迅猛。节约型双相不锈钢是一类含氮、低镍、低钼或不含铝的资源节约型双相不锈钢。2101是经济型双相不锈钢中最典型的钢种,该双相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同时具有优异的塑韧性和耐腐蚀性、特别是耐点蚀性能优良。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和产品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组低镍或者不含镍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1)利用双辊薄带连铸技术成功生产出了 2101-1低镍和2101-2不含镍的两种节约型双相不锈钢,产品表面和边部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的宏观缺陷,其中2101-2铸轧薄带长度达10m以上。(2)对铸轧薄带进行热轧、冷轧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固溶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组织性能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包括微观组织形貌的观察、物相的分析、相比例的计算和晶粒大小的统计等,通过室温静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固溶退火温度对两组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由此获得了对于2101-1和2101-2实验钢较适宜的固溶温度,分别为1050℃和1000℃。(3)在拉伸试验基础上,结合加工硬化速率、加工硬化指数与真应变的变化关系,通过对不同应变量的试样微观组织的TEM观察,精确观察了实验钢变形过程中奥氏体精细结构的演变,明确了两组实验钢变形过程中的强化机理,发现2101-1的强化以TWIP效应为主,2101-2既发生了 TRIP效应也发生了 TWIP效应,在对2101-2变形组织的观察中,利用衍射花样的标定,确定了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与奥氏体基体的位向关系,并且利用XRD计算了 2101-2变形过程中形变马氏体的产生量。(4)通过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对两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极化曲线,通过获得特征值对其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两组实验钢的点蚀电位都在1000℃时达到最大,同时发现两组实验钢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之间都表现出了比较紧密的负相关性。利用电子探针能谱检测的两相成分计算了 PRE值,发现当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PRE值相差越小时,其点蚀电位往往表现得更高,同时也发现点蚀电位与奥氏体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奥氏体含量越多,点蚀电位相对更高。
其他文献
低温燃烧以其较高的燃烧效率以及良好的排放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均质低温,压缩着火的特点,继承了汽油机和柴油机在燃烧性能上共有的优点,但失去了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控制上的便利性。相比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相位和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是低温燃烧发动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这种燃烧技术走向工程化的关键。为了解决低温燃烧模式在可控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可控分层的高预混可控压缩燃烧策略(HP
EGO算法在降低计算成本和提升优化效率方面展现出突出的能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于近似模型的设计优化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化效率,现有研究尝试将建模成本更低廉的变复杂度近似模型应用于EGO算法,提出了变复杂度EGO算法,用于融合EGO算法和变复杂度近似模型各自的优势。变复杂度近似模型通过采用大量成本低廉的低精度样本点来获取近似模型的模型变化趋势,然后通过有限数量的昂贵高精度样本点来提高近似模型的建模精
激光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关键零部件的快速制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其中激光3D打印用粉末原材料是研发先进3D打印技术的物质基础。TC4合金粉末是激光3D打印钛合金零件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而钛的熔点高、性质活泼,使得钛及钛合金球形粉末制备困难,迄今,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制备技术被国外垄断。因此,成功研究出激光3D打印用高性能TC4合金粉末制备新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而且具有重
大功率LED由于具有高光效、优良的节能性能和长寿命的特点,已经在各种照明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大灯、投影仪等。在现有封装工艺中,平面硅胶层和球帽形荧光粉层会引起黄圈现象,严重影响了LED的光色品质,降低了LED的取光效率、空间颜色均匀性等光学性能。为了获得高光色品质的白光LED,本文从调整荧光粉的分布和形貌的角度出发,研究大功率LED荧光粉涂覆技术,提出基于液滴挤压的远离荧光粉涂覆技术和基于方
近年来,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汽车轻量化是减轻污染,节省能源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高强度低合金钢主要应用于汽车结构件、加强件等部位,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广泛。本文在HC420LA的常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使用Ti代替Nb、Ti,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成本;另外通过添加V,提高屈服强度,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含有不同微合金元素的实验钢在退火过程中的铁素体再结晶规律。基于JMAK模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显示器件向柔性发展的趋势加速了薄膜封装技术的发展,其制备的薄膜阻隔水、氧的能力与器件稳定工作的寿命息息相关。OLED器件稳定工作10000小时所需封装薄膜对水的阻隔性能要低于1×10-6g/m2·day,同时封装薄膜渗透率的测量周期也影响着薄膜封装技术的研发周期,所以亟需可以高灵敏、准确、快速测量封装薄膜水渗透率的设备。本文设计了基于质谱法的水渗透率测量方法,并结合理论
镁合金的强韧化是镁合金研究的重中之重。时效强化可以通过析出沉淀相有效增加镁合金的硬度,但Mg-Zn系合金时效析出过程缓慢且沉淀相稀疏。对镁合金先进行预变形处理,镁合金内部会产生孪晶和位错,时效沉淀相会以孪晶和位错为形核位置析出,这样大大加快析出过程。而且预变形产生的孪晶有细化晶粒的作用。本文研究先镁合金预变形处理再进行等温时效,观察分析微观结构的变化,探索预变形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Mg-8.14Z
随着半导体制造节点的不断缩小,如何精确地测量套刻误差变得十分重要。为了检测光刻层之间的套准质量,通常会在半导体器件的划线槽区域加工套刻标记,然后通过测量套刻标记的套刻误差来反映器件内部的套刻质量。在众多套刻误差测量方法中,基于光学衍射的套刻误差测量技术(Diffraction-Based Overlay,DBO)因其非接触、无破坏、快速等特点成为套刻误差测量中的主流方法。其中,经验性的DBO方法(
高压扭转法(High Pressure Torsion,HPT)和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是两种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剧烈塑性变形方法,它们都能使晶粒得到明显地细化。本文采用HPT和FSP的方法,采用剧烈塑性变形方法对超细晶TC4钛合金组织进行了制备。研究了 HPT不同扭转圈数对TC4钛合金的组织演变和显微硬度的影响,探讨了 HPT的晶粒细化机制。研究了不
钕铁硼稀土永磁体,具有超强的永磁性能,在电子、信息、通讯工程、自动化、航空航天、国防、节能电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应用。钕铁硼磁体的耐蚀性能差,长时间暴露湿热的空气中,会加速晶间腐蚀,导致基体粉化、失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钕铁硼永磁体防腐主要采用传统的电镀方法,电镀行业常伴有毒和有害的废液产生,不仅污染环境还伤害人体健康,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寻找新型绿色环保并且有效的防腐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