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诗歌是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歌与传统民歌的基础上,用现代白话文创作的用来反映新生活、表达新思想的自由体新诗。它有着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蕴、奇特的意境以及“斜着表达”的文学思维方式。这种种特性造就了现代诗歌崇高、完美的艺术形式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对正处于诗性年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以考定教”等教育因素的影响,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教学忽视现代诗歌的特点、教学形式固化、教学材料繁杂、诗歌解读欠佳、注重解释、缺乏陶冶等诸多问题。而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兴起的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动性、重视对问题的探究以及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等特点的探究性教学能使学生在现代诗歌的探究中自主体验、在交流中深入情境、在语言品味中陶冶性情,对现在诗歌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选取了三个相对成功的现代诗歌探究性教学案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找到其教学实施中的共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阐释现代诗歌的探究性教学策略。最后,笔者将现代诗歌探究性教学的研究成果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呈现自己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以此将本论文的研究具体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对探究性教学与现代诗歌之间的联系展开分析。主要包括探究性教学理论综述、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以及探究性教学对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可知,探究性教学可使诗歌的诗性得以充分体现;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诗歌情境;探究性教学有益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发展;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真正爱上诗歌。第二部分,对三个成功的现代诗歌的探究性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案例的选取及介绍、教学设计及流程、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等。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可发现它们在问题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有诸多共同要素。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结合以上案例的教学对现代诗歌的探究性教学策略进行阐释。主要从教师如何备课,探究活动与问题的设计,现代诗歌探究性教学的实施原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这三个方面均应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是“发现诗歌”的关键以及诗歌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等。第四部分是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笔者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呈现了《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及叙事,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