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1在胆管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ECM1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ECM1在胆管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异常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半定量检测ECM1蛋白在44例胆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7例胆管炎组织和14例正常胆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CM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统计分析ECM1与胆管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ECM1表达下调对胆管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ECM1在胆管癌表达异常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胆管癌组织中EC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胆管炎组织和正常胆管上皮组织(P<0.01),其表达升高与胆管癌患者性别、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同时与胆管癌患者CA199血清水平、MMP-9和ER高表达相关(P<0.05),ECM1高表达胆管癌患者生存期明显比ECM1低表达患者短(P<0.05)。2. ECM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和SK-ChA-1迁移和侵袭。3.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IKK信号通路抑制剂BMS-345541均可可明显降低胆管癌细胞ECM1的表达水平。结论: ECM1在胆管癌组织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胆管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ECM1蛋白在胆管癌细胞迁移与侵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促进胆管癌细胞ECM1的高表达。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管理自主权的行使不仅追求形式上的合法性,而且追求结果的合目的性。比例原则作为公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其价值在于寻找公共利益与公民自由权利之间的黄金分割点。高
文章介绍了一种变速器中轴孔配合结构装配困难的故障,通过分析和检测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通过现场试装验证,简单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应用于实际产品
第一部分:HBV治疗临床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在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虽然乙肝疫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并应用,但全球仍有3.5亿人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中国更是乙肝病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在矿山开采的过程当中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状况看来,大量的矿产开发所导致的矿山环境以及地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其关键之一在于对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neoplas
以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归纳出6个方面的核心范畴:科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