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神经元的功能活动状况,研究首发强迫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功能活动异常的脑区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变化,了解首发强迫症患者的病程时间与大脑神经元功能活动的相关性,为强迫症的病因探讨和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选取26例首发强迫症患者和25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在Matlab2012a平台上,使用SPM8、DPARSFA和REST软件包处理磁共振数据,采用双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强迫症组和健康对照组ReHo值的差异。将存在ReHo值差异的脑区(右侧丘脑、左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分别作为种子点,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以年龄作为协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病程与全脑ReHo值的相关性,所有的统计检验阈值设置为P<0.005,使用Alphasim校正(P<0.005),将处理结果叠加在Colin 27 Average Brain脑模板上显示。结果:1.临床一般资料比较26例首发强迫症病例组和25例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性别(x 2=2.372,P=0.124)、年龄(t=0.908,P=0.37)和受教育程度(t=-1.784,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强迫症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ReHo值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比较ReHo值降低的脑区: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比较ReHo值增高的脑区:左侧角回。3.分别以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左侧角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3.1以左侧丘脑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额中回、双侧丘脑、右侧尾状核、右侧海马。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左侧顶叶、双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叶、双侧舌回、双侧距状回、双侧楔叶、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小脑、右侧梭状回。3.2以右侧丘脑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前扣带回、双侧丘脑、右侧缘回。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颞叶、双侧小脑、左侧梭状回、双侧枕叶、双侧楔叶、双侧距状回、双侧舌回。3.3以左侧角回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颞叶、双侧岛叶、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右侧额中回、左侧运动辅助区。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运动辅助区、右侧距状回、右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颞叶、右侧中央后回。3.4以右侧中央旁小叶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无3.5以右侧中央后回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比较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顶叶。强迫症病例组较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无4.患者病程时间与全脑功能活动(ReHo)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病程时间与ReHo值呈负相关的脑区:双侧眶额叶。结论1.静息状态下,强迫症患者存在双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等多处脑区功能活动紊乱。2.强迫症神经网络发病机制复杂,存在多个异常的神经环路,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神经环路的功能连接减弱,丘脑与大脑中后部的功能连接出现代偿性增强,可能还存在顶叶-纹状体-丘脑神经环路的异常。强迫症患者三个静息态脑网络(默认网络、突显网络、中央执行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失平衡。3.强迫症患者的病程时间越长,眶额叶的功能活动越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