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审美是否受到书法内容的制约,书法的文字内容和作者、标题、创作背景、用笔特征等背景信息究竟会不会影响书法审美判断一直存在争议。书法内容包括书法的文字和文字内容表达的情绪特征以及整体意境,作品的背景信息是指作者、创作意图、创作时代等与作品相关的所有信息,本研究仅选择其中对书法欣赏最为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将书法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书法内容和背景信息对书法审美判断的影响。实验一旨在探究可识读性是否影响欣赏书法时的审美判断。共招募37名无书法学习经验的被试(男性12人,女性25人),使用单因素组内实验设计。将书法内容的可识读性分为无法识别文字内容,也无法理解其整体含义;识别文字,但无法理解其整体含义;不但识别文字内容,而且理解其整体含义三个水平。用正确识别文字的字数、理解评分和喜爱评分测量被试的识别、理解和审美情况。实验材料选取《声律启蒙》中的部分对句,邀请10名文学院研究生进行材料评定,评分者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946)达标,且筛选出情绪效价、唤醒程度和理解性无显著差异的内容。实验用E-prime程序伪随机呈现刺激图片,平衡顺序效应。结果显示可识读水平会显著影响被试理解(F(2,72)=105.284,p<.001,(?)_p~2=.745)和欣赏(F(2,72)=31.740,p<.001,(?)_p~2=.469)书法作品。研究结果表明,文字能被识别的书法作品会被认为更美;识别文字的基础上,整体含义能被理解的作品会被认为更美;识别文字对审美判断的影响程度大于识读整体含义的影响程度。实验二探讨不同情绪类型和不同唤醒程度的文字内容对被试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审美判断是否产生影响。共招募47名无书法学习经验的被试(男性20人,女性27人),使用两因素组内实验设计,两个自变量分别是书法作品内容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前者分为积极情绪的内容和消极情绪的内容两个水平,后者分为高唤醒的内容、中唤醒的内容和低唤醒的内容三个水平。因变量测量指标为美感评分、喜爱评分和理解程度评分,均为五点评分。实验材料邀请10名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评定,评分者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968)达标,筛选出符合需求的65张书法作品的图片。实验使用E-prime程序伪随机呈现,刺激图片呈现结束后被试依次进行审美评分、喜爱评分和理解评分,为平衡顺序效应,将所有图片分为两个block,每个block中有分别有六种条件的图片各一半,并进行随机排序,保证同一条件的图片不连续呈现。结果显示情绪类型对喜爱评分的主效应显著(F(1,46)=15.628 p<.001,(?)_p~2=.254),唤醒程度的主效应显著(F(2,92)=3.390,p=.038,(?)_p~2=.069)。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内容的作品得到更多人喜爱但不一定被认为更具有美感;唤醒程度高的作品得到更多人喜爱且被认为更具有美感。实验三探究提供书法作品的背景信息是否能促进人们对书法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且使作品获得更高的审美评价;以及背景信息对欣赏不同风格的书法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共招募90名无书法学习经验的被试(男性40人,女性50人),使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是书法的字体风格,分为行书和草书两个水平,组间变量是背景信息,分为无背景信息、基本信息和丰富信息三个水平。用喜爱评分和理解评分测量被试的理解性和审美判断。实验材料由10名文学院研究生进行评定,评分者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778)达标,筛选出情绪效价、唤醒度、理解性和喜爱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的六幅作品,并将之切割成大小一致的5-8张小图片。实验使用E-prime程序伪随机呈现刺激图片,将六幅作品先随机打乱顺序,保证组内变量的同一条件的作品不连续出现,随后依次进行喜爱评分和理解评分。结果显示提供不同水平的背景信息对被试欣赏书法作品产生显著影响(F(1,87)=5.908,p=.004,(?)_p~2=.120),且背景信息对草书字体的审美判断的影响(F(2,87)=2.759,p=.069,(?)_p~2=.060)大于其对行书字体的审美判断(F(2,87)=5.619,p=.005,(?)_p~2=.114)。研究结果表明,被试更喜欢提供丰富背景信息的作品,且背景信息对审美的促进作用在草书中更显著。本研究通过三个行为实验,证明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背景信息对审美判断会产生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审美判断的前提,被试更喜欢文字能被识别的书法作品,而且识别文字的基础上,被试更喜欢整体含义能被理解的作品,识别文字对审美判断的影响程度高于识读作品整体含义的影响程度。作品内容的情绪特征影响审美判断,其中内容表达积极情绪的作品虽然不一定被认为更美但得到更多人喜爱,唤醒程度高的作品得到更多人喜爱且被认为更具有美感;丰富的背景信息是理解作品内容的线索,提供丰富背景信息的作品会被认为更美,而且背景信息的作用对抽象的作品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