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柑橘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柑橘产业仍然存在栽培品种不配套、上市期集中、加工业滞后等问题。大力发展早熟温州蜜柑及晚熟柑橘,有利于调整柑橘种植结构,实现鲜果周年供应。柑橘果实营养丰富,除富含糖、酸、维生素C、膳食纤维、果胶、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酚酸、类黄酮、类胡萝卜素、辛弗林等多种天然功能成分,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构建基于我国柑橘产业需求的营养功能成分数据库及应用平台,提升柑橘产品品质,本研究以我国22个资源品种温州蜜柑、不同产地的兴津及晚熟杂柑、橙类样品为实验材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柑橘果实的基本理化品质(单果重、果皮厚度、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和主要功能成分(类黄酮、酚酸、类胡萝卜素和辛弗林)的含量及差异,建立理化品质及功能成分数据库,为柑橘产业供给侧改革、选育优良品系、功能性柑橘产品开发、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我国22个资源品种温州蜜柑、8个兴津、16个杂柑和12个橙类样品的基本理化品质,结果表明:单果重、出汁率、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变异系数较小,相同品种柑橘果实品质较稳定。可溶性固形物:橙类>杂柑>温州蜜柑;可食率:温州蜜柑>橙类>杂柑;温州蜜柑果实可滴定酸较小;橙类Vc含量高于杂柑和温州蜜柑。不同温州蜜柑品种的单果种子数差异较大,主栽兴津温州蜜柑及橙类少核或无核,杂柑单果种子数相对较多。2.对我国22个资源品种温州蜜柑、8个兴津、16个杂柑和12个橙类样品的不同组织部位进行主要功能成分的检测和含量分析:(1)对13种类黄酮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温州蜜柑、晚熟杂柑和橙类果实中主要以黄烷酮为主,其中橙皮苷含量最高,芸香柚皮苷次之,枸橼苷均未检出。果皮中类黄酮是果肉的5倍左右,是果汁的20倍左右。3种多甲氧基黄酮(PMFs)在果皮中含量丰富,果肉、果汁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较低,在品种中排序为:杂柑>晚熟橙类>温州蜜柑,柑橘果实中川皮苷含量最高。(2)对7种酚酸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温州蜜柑、晚熟杂柑和橙类均以阿魏酸为主,晚熟橙类和杂柑果汁中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温州蜜柑。资源品种温州蜜柑果皮中原儿茶酸含量较高,其中伊木力、大浦等品种果皮中原儿茶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原儿茶酸良好来源。(3)对5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温州蜜柑、晚熟杂柑和橙类5种类胡萝卜素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β-隐黄质>玉米黄质>叶黄素>β-类胡萝卜素>α-类胡萝卜素。温州蜜柑中β-隐黄质高于晚熟橙类和杂柑,α-类胡萝卜素含量极低。果汁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要低于果肉和果皮。(4)对辛弗林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柑橘中富含辛弗林,温州蜜柑、杂柑中辛弗林含量高于橙类。温州蜜柑果皮辛弗林平均含量为811.49 mg/kg FW,立间温州蜜柑含量高达1052.34 mg/kg FW,可作为辛弗林来源,加大综合利用程度。(5)综合比较得出:温州蜜柑、晚熟杂柑和橙类果皮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和种类要高于果肉和果汁;(1)四川泸州的沃柑果皮中PMF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品,为565.87 mg/kg FW,显著高于其他样品;W默科特果皮中橘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橘皮素良种来源;伊木力、大浦、石川、林温州、杉山、南柑20号温州蜜柑果皮中原儿茶酸含量较高,可作为原儿茶酸良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