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迅猛。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但有利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能够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在过去,由于我国金融产品不丰富,信用市场发展历史尚短,信用产品的风险都未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完整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曲线难以形成。同时,短期融资券一级市场的发行定价、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确定,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都缺少了参考标尺。所以,对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的准确评估就迫在眉睫。本文就试图通过跟踪正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交易的短期融资券信用等级的变化,旨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度量工具。
本文从信用风险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短期融资券市场信用风险分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本文引入了四种主要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分别为信用度量术模型、期权定价方法KMV模型、麦肯锡的信贷组合模型和信用风险附加法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论文的后半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度量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受到传统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之一的Z模型的启发,在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中创建评级体系,接下来在此评级体系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信用迁移矩阵,并阐述了信用迁移矩阵对于信用风险度量的意义。最后,基于上文得出的信用迁移矩阵,笔者再以信用度量术模型对我国的短期融资券市场进行了信用风险的度量。
尽管信用度量术模型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结果显示,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评级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的信用迁移矩阵,从而进一步利用信用度量术模型,能够较为有效地对不同信用级别短融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