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酮基阿维菌素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angjingy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维菌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寄生虫活性,对宿主不良反应极低,是目前理想的驱虫、杀虫药物。此外,以阿维菌素为原料,再进行化学合成可得到一系列的半合成阿维菌素。本论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对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aveF基因的失活,得到了产生5-酮阿维菌素的基因工程菌株,为化学合成新的阿维菌素衍生物提供了可利用的原料来源。此外,本论文还对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其他文献
红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它的使用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红霉素及其结构类似物除具有抗菌作用和消化道运动促进作用外,还表现出其它一些生物活性,其中,抗炎活性最为引人注目。临床实践证明,长期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取得了良好疗效,而且人们确信这种作用不是由于其抗菌活性而应归因于它的抗炎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为我国妇女常见好发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一般来说,治疗乳腺癌有效方法是在发病早期肿瘤未扩散之前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患者乳房。但是,晚期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多采用化疗,比如使用阿霉素、紫杉醇、顺铂以及联合给药等。然而,化疗时很容易发生耐药(Multi-drug Resisitance, MDR),甚至是化疗后肿瘤复发。因
本论文以3-氧化木糖为原料对其反应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通过研究3-氧化木糖(1,7)与亲核试剂(硝基烷烃,丙二酸酯)的加成反应,高收率、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7种3-C-分枝呋喃核糖,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3-C-硝甲基呋喃核糖2的绝对构型。二、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考察了3-C-硝甲基呋喃核糖2的Pd/C催化还原反应,高收率得到了氨基分枝糖11及其酰基转位产物12,并
目的建立灵敏、专属、快速的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的纳美芬和阿扑吗啡,并分别用于二者低剂量制剂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纳美芬浓度时,200μL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以甲醇-5mmol/L醋酸铵(75:25,v/v)为流动相,经Zorbax XDB C_(18)柱分离,采用API 40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方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
本论文综述了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的结构与活性位点及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分类,并详细论述了核苷氨基磷酸酯类前药的类型和作用方式。以D-核糖为原料合成了关键中间体2,3,5-三-O-苄基-4-核糖内酯(6),四步反应总收率45%,其结构经~1H-NMR、~(13)C-NMR等确证。在脱苄基的反应中,我们选用了简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