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在政治、文化上都有密切的交流。自北宋以后,越南成为中国的属国,定期派遣精通汉诗的使臣进行朝贡。因为中国在越南的北面,故越南使臣常以“北使”自称其出使行为,他们往返中越两国期间所作的汉诗也因此被称为“北使诗”。 从内容来看,北使诗的题材丰富,写景、怀古、述怀、唱酬、应制等各类题材兼备。这些诗既反映出越南使臣对汉诗的熟练运用,也反映出汉诗在古代东亚世界中的社交功能。本文研究的北使诗以出使明清时期的使臣汉诗为主,在初步梳理北使诗创作内容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北使诗中的写景诗和唱酬赠答诗上,以此来了解北使诗的创作特色,以及北使诗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和中国文学、东亚汉文学的密切关系。同时,从整体上总结归纳北使诗的创作观及传播情况,充分挖掘北使诗的价值。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包括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北使诗的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旨在梳理学界研究越南北使诗的概况。 第一章主要论述北使诗的产生环境,即宗藩关系的大背景下中越政权间的交流。 第二章主要介绍越南使臣群体的构成情况,统计越南北使诗与燕行记的文献情况,归纳北使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以使臣视野为中心关注北使诗中写景诗的描写特色,分析使臣的写景诗与中国相关题材诗的密切关系。主要围绕使臣的雪景诗、五险滩诗和八景诗这三个具体案例展开,从写景诗的内容和形式入手,分析使臣对中国景观文化的接受与改造。 第四章从北使诗的唱酬特性入手,综合比较越南使臣与中国文人、官员、皇帝、朝鲜使臣间的诗歌唱酬情况,从多个层面展现他们与古代东亚社会各阶层的唱酬特点及反映出的思想情感,同时讨论汉诗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及意义。 第五章主要讨论北使诗中的创作观以及北使诗的传播与影响情况,以此揭示北使诗的价值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