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Irisin是一种新发新的细胞因子,它是通过水解膜蛋白纤连蛋白III型域蛋白5(FNDC5)而生成,进而在体内发挥作用。FNDC5/Irisin参与脂肪褐变,新陈代谢,免疫力和慢性炎症的调节。FNDC5/Irisin与多种常见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然而,其在肝癌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FNDC5/Irsin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的作用,为FNDC5/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risin是一种新发新的细胞因子,它是通过水解膜蛋白纤连蛋白III型域蛋白5(FNDC5)而生成,进而在体内发挥作用。FNDC5/Irisin参与脂肪褐变,新陈代谢,免疫力和慢性炎症的调节。FNDC5/Irisin与多种常见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然而,其在肝癌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FNDC5/Irsin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的作用,为FNDC5/Irisin对肝癌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证明。方法:1.通过Western印迹测定法检查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FNDC5/Irisin的表达,并使用免疫组化测定法评估52例肝细胞癌患者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中FNDC5/Irisin的表达,观察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与其FNDC5/Irisin的表达之间的联系。2.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来评估Irisin对SMCC7721和Hep G2肝癌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行划痕实验评估Irisin是否对肝癌细胞的迁移有作用,并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查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3.另外,通过Western印迹测定法检查Irisin对肝癌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的表达的影响,并验证Irisin对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FNDC5/Irisin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及癌旁组织(P<0.05),并且FNDC5/Irisin的表达与肝癌微血管转移相关。2.CCK-8实验实验显示,Irisin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证明Irisin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3.Western blot实验证明Irisin能够促进肝癌细胞中EMT标志物的表达,并促进肝癌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而AKT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1.FNDC5/Irisin蛋白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及癌旁组织,FNDC5/Irisin的表达与肝癌血管侵袭相关。2.Irisin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细胞增殖,同时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3.Irisin通过促进肝癌细胞PI3K/AKT/Snail通路的激活来促进肝癌细胞EMT的发生。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肝脏肿瘤,特别是肝母细胞瘤,是多发生于小儿中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根治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术后的残肝体积不足会引起肝脏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因此,进行肝脏手术时需要对患者肝体积进行分析以评估术后残肝是否足够维持正常肝脏功能。在小儿中,肝脏体积随生长发育变化,不同年龄的小儿肝脏体积差异大。同时,小儿的肝母细胞瘤生长迅速,体积较大,经常压迫正常肝组织。因此,对于
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通过建立数字化模型反映各种测量方法获取到的真实空间中物体的结构和纹理信息,涉及增强现实、机器人导航、医学CT诊断等多个领域。早期,三维重建技术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获取物体的信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以相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三维重建技术的主流。深度相机面世以来,特别是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的成熟应用,基于深度相
目的:分析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对新辅助化疗病人近期化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719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新辅助化疗病人近期化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719例胃癌病人中,脉管癌栓阳性病人230人,脉管癌栓阳性率为32.0%,神经侵犯阳性病人1
目的:本文在参照上唇美学亚单位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类局部皮瓣在上唇各亚单位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为临床上唇中小面积缺损修复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上唇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本研究将中小面积的范围限定在小于等于缺损所在美学亚单位面积的1/2)并应用局部皮瓣修复的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不同浓度磷酸氢二钾溶液CBCT影像下的灰度值,验证CBCT用于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然后通过CBCT测量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的青年男性牙槽骨骨密度的差异,了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对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配置9种不同浓度的K2HPO4溶液,测量每种溶液在CBCT影像下的灰度值,计算出溶液浓度与灰度值之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易用、美观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大众工作、休闲、娱乐的社交空间。用户通过操作电子终端产品实现与软件、网络、游戏等的交流和互动。虽然人们沟通越来越便捷,但社交恐惧症、孤独症、抑郁症等一系列伴随社会发展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孤独问题,许多人会选择养宠物来释放孤独感,宠物社交APP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模
目的:探讨前后节联合手术与前后节分期手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对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眼表的影响,为需要行手术治疗的PDR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6月因PDR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的患者78
目的: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和宽度,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以期为制定矫治方案提供参考及指导。材料与方法:利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I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分为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轴位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在此面的投影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下颌平面根方2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
目的:脑胶质瘤是颅内极具侵袭性的致命性肿瘤,因其极高的致残率,在神经肿瘤康复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课题立足于神经肿瘤康复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案,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促进神经肿瘤康复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心体扩增和Warburg效应均被证实是肿瘤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PGAM1)调控Warburg效应中第八
工业物联网借助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新的智能化的生产体系。通过将ICT基础设施下沉,实现边缘设备、协议和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工业制造在边缘侧处理数据提供计算能力。边缘计算中心靠近用户侧,可就近处理感知数据,无需传送至云端,但缺少完善的数据加密和数据保护措施,在处理本地化感知数据的过程中易遭受攻击者的入侵。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为边缘计算中心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