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介导RNAi沉默IL-1β、TNF-α治疗创伤后关节炎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创伤后关节炎(Post-traumatic arthritis,PTA)继发于严重的关节创伤,随病程的自然进展,最终将发展成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较之传统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这类患者年龄往往偏轻。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慢病毒作为载体的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兔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并进一步治疗PTA的可行性。方法:(1)按研究团队前期实验中设计并验证了干扰效果的siRNA序列,分别合成TNF-α-siRNA和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2)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对双侧膝关节行创伤后关节炎造模术,造模成功后平均分成A、B、C、D共4组,每组12只。将已合成的TNF-α-siRNA和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转染正常兔膝关节滑膜细胞,取稳定转染的滑膜细胞对模型兔进行膝关节腔注射:A组为对照组,注射正常滑膜细胞;B组TNF-α组,注射转染了TNF-α-siRNA重组慢病毒的滑膜细胞;C组IL-1β组,注射转染了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的滑膜细胞;D组共转染组,注射同时转染了TNF-α-siRNA及IL-1β-siRNA重组慢病毒的滑膜细胞。每组分别于注射后第1、2、4周处死4只实验兔获取膝关节软骨及关节液。采用Mankin评分评价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关节滑液中TNF-α、IL-1β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B、C、D组软骨损伤程度减轻的同时退变加剧速度得到缓解,D组缓解作用最明显,Manki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较之对照组,B组TNF-α表达减少(P<0.01),C组IL-1β表达减少(P<0.01),D组TNF-α、IL-1β表达均减少(P<0.01);D组较之B组、C组TNF-α、IL-1β表达减少(P<0.01)。结论:采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可以靶向抑制关节液中相应炎性因子(TNF-α、IL-1β)表达,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当两种siRNA共同转染时可起到协同作用,本研究为创伤后关节炎的基因沉默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一、目的:基因治疗为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目前该疗法开展临床研究的瓶颈在于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导入途径,本实验验证作为非病毒载体的电穿
目的:通过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两种治疗方法对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影像学形态及相关因素恢复情况做对比,探讨不同的两种治疗方式对胸腰椎骨折形态变化及对应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软骨组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几乎没有自我修复能力,一旦损伤将导致关节软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目前临床上的软骨治疗方法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损伤到一定程度
目的:检测利多卡因所致的背根神经元(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DRG neurons)毒性中TRPV1和NR1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1)用显微解剖方法获取足够数量的乳大鼠DRG,经
背景与目的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UKA)是目前针对单间室(主要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病变局限于单侧间室的骨性关节
目的通过建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来模拟临床脊髓损伤患者,探索减重平板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
为提高船用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仿真精度,建立模型励磁控制参数与实际控制参数间的对应关系,以某船数字励磁系统实例,探讨了根据相关设备参数和控制装置的实际算法对船用发电机
"美"是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的,而美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它不同的表现手法。在标志设计中美有着它特殊的表现方式。节奏与韵律在形式美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奏与韵律会让我们联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读图时代",这对于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商业活动中的平面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3D视觉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是
尽管财政困难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但缩减财政支出并不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导方向。乡镇政府应当精简机构和人员,但主要着力点却不在乡镇自身。建设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