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归纳其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发病因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评价,进一步总结经验,以期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提供更标准化的诊疗思路及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住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归纳其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发病因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评价,进一步总结经验,以期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提供更标准化的诊疗思路及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75例患者,将其一般资料(病历号、年龄、性别),疾病临床资料(发病季节、诱发因素、首发症状、皮肤受累部位、消化道症状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整理,并录入Excel表格中,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本次共收集75例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平均发病年龄为42.31±21.23,平均病史为241.88±663.28天,且年龄越大病程长(P<0.05),春冬为高发季。2.HSP发病最常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54例患者未发现明显诱因。3.疾病史:44例HSP患者患有一种以上疾病,常见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4.临床表现:75例患者均出现了皮肤紫癜情况,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消化道症状,22例HSP患者出现了关节疼痛。5.实验室检查:20例CRP升高,14例WBC计数异常,27例尿中有隐血,20例尿中蛋白阳性,44例HSP患者41例存在过敏反应,蛋奶类及米面坚果类过敏最多。6.治疗情况:中药使用频率排名前20味为:地黄、甘草、丹皮、白茅根、地榆炭、金银花、小蓟、侧柏炭、槐花、茜草、紫草、血余炭、仙鹤草、连翘、白术、茯苓、黄芪、丹参、当归、牛膝。20味高频药物聚类分析:C1:槐花、茜草、血余炭、仙鹤草、紫草;C2:连翘;C3:金银花、小蓟、地榆炭、侧柏炭、甘草、牡丹皮、地黄、白茅根;C4:黄芪、白术;C5:丹参、当归、茯苓、牛膝。常用西药制剂为复方甘草酸苷类、维生素类、芦丁片、钙剂。7.治疗及预后:75例HSP患者,治愈16例,好转57例,未愈2例,有效率达97.33%。结论:1.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尚不明确,考虑可能与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有关。2.HSP患者食物过敏率高达93.18%,其中米面坚果类及蛋奶类为食物过敏中最常见的两大类。3.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数较多,考虑本病可能与感染有关。4.血热型HSP治疗上多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以凉血止血类、清热凉血类药物最为常用。5.所有的患者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7.33%。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中医学藏象学说中“肾脑相关”的密切联系,评估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状况,探讨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寻找CK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筛选出CK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预防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材料与方法:采用理论探讨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将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结合能探测,探究在中药复方益糖康,其中的药对“黄芪-红参”在防治糖尿病脑梗死的潜在作用机制,预测潜在作用靶点、通路及作用方式。进一步实验验证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向M2型极化以缓解其神经炎症反应实现。为临床治疗以及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方向。方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探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优化心力衰竭MUSIC风险评分,提高其对心衰预后风险的预判能力,为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治疗心衰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1~2019.12期间于心内科住院且符合本研究的心力衰竭患者信息资料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包括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型和结局事件等关键信息。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洗心汤和单纯中药洗心汤治疗痰浊内阻型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分析针刺联合中药洗心汤的疗效理论基础,为针刺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的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符合痰浊内阻型病例筛选标准。筛选出60例患者,分
目的:通过收集≥60岁的老年衰弱患者的四诊信息,并利用聚类分析初步探讨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希望能够给衰弱的中医诊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招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老年病科等科室及辽宁省康复中心干诊康复科、内分泌康复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衰弱患者,参考《中医内科学》第五版虚劳与痿证部分、《中医老年病学》老年衰弱部分、《中医诊断学》第2版四诊部分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处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材料与方法:检索并收录2009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WP)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文献资料,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汇总,将所收集文献的篇名、疾病的分期和证型、方剂名称、具体药物与剂量等数据录
目的: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分期熏洗法在火毒炽盛型肛痈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调取本院肛肠科住院的肛周脓肿行切开排脓术并联合挂线疗法患者的病历资料,住院时间在2019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之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得到病例64例,其中应用常规熏洗治疗的34例为常规熏洗组,应用分期熏洗治疗的30例为分期熏洗组。熏洗治疗为每天2次,用药时间≥2周,查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和”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对《内经》平人理论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以“和”文化为背景、以《内经》为理论基础的平人健康观的内容及现代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应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为原文参考,检索平人理论相关条文并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内容:1.整理儒家、道家和医家对“和”文化的不同阐释。2.“和”文化思想与《内经》平
目的:研究殷东风教授提出的形神理论指导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选方用药。资料与方法:收集殷东风教授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份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例,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病例,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PS评分,处方用药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并规范化处理。根据形伤损伤情况分为4期,预防复发转移期,带瘤生存早期,带瘤生存
目的:通过收集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探索新的方药,完善诊疗方案,为今后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归纳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辽宁省中医院皮肤科病房确诊为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长短等)、发病季节、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皮损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过程等进行整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