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古典思想史的论题谱系中,友谊占有重要的位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都重视友谊论题,以至于友谊一直是西方古典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思想资源。被称作柏拉图“最迷人同时也最让人困惑”的对话之一的《吕西斯》,史称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对友谊作哲学性探讨的经典。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这篇作品中提出的“谁是朋友?”的询问,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哲人的友谊观。然而,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友谊已然没有了应有的位置,这也许是古今哲学差异的重大表征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学界对作为哲学问题的友谊研究尚未起步。重拾古人思绪,回到古典的语境感受古人热烈探寻何为友谊的余温,思考友谊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一种迂腐。现代之后的我们与古人的生命感觉相差何止千里?这些都预示了重读《吕西斯》的艰难和必要性。
重新细读《吕西斯》,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面对柏拉图对话中高妙的修辞手法,复杂的织体结构,如果要想解开其中的思想谜团,我们唯有从对话的戏剧性特征入手,关注文本的表面形式与内在情节行动间的张力,并对勘柏拉图的相关作品(如《斐德若》和《会饮》),将《吕西斯》置入柏拉图对话的整体织体中思考,我们才可能接近柏拉图本人的意图。笔者在本文中采用逐段疏解《吕西斯》的方式,紧跟柏拉图对话的戏剧笔法,力图捕捉对话自身所呈现出来的情节线索,细致分析各个不同论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稿以翻译和笺注《吕西斯》全文为基础,连贯疏解《吕西斯》的六个戏剧性辩论,力图揭示柏拉图在《吕西斯》中呈现出的友爱与哲学和政治的复杂纠葛,探究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的友谊观,理解友谊问题在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