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这次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这次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收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农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与支持。本文就是针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背景,探讨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并根据各影响因素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弹性结果,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历史背景和意义,点明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接着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近年来的变动的主要特征、变化轨迹及其各影响因素。本部分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通过规范和实证分析,研究哪些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从而揭示应该从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最为有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基础理论依据,这节从六方面的理论介绍了农业补贴的必要性。接着,对相关的文献及理论成果做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做出的各种农业补贴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这部分包括两章。首先介绍农业补贴的含义与我国农业补贴的基本措施。接着分别做了各种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弹性分析,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分析,政策性补贴支出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分析,农业国内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税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分析的结论基础上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农业补贴能够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从各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角度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再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加大对农民转移支付的力度,要逐步加强对农民的各种福利与保障。根据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和农业国内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可以看出,这两项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积极的影响。根据政策性补贴支出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分析结果可知,政策性补贴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不大。从税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分析结果来看,农业各税对收入的影响显著,与收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总的来说,本研究是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定量的揭示各因素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弹性大小,以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依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与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研究角度上。以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很多,绝大多数是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分析政策效果并提出改革建议。本文则从农业补贴这个崭新的角度对农民收入进行研究,分析各种补贴措施给农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弹性,根据相关性的分析结果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2.在研究方法上。在搜集了大量与农业有关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比较严密的数理分析。根据数理分析结果可以直观的看到各相关因数对收入的影响弹性。由于资料、时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1.本文对农业补贴在缩小农民间收入差距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补充。2.由于数据搜集方面不够充分,在模型建立的时候会有变量的缺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