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芯片平台的构建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的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的常规检测方法涉及到针对病毒抗原及病毒特异性抗体两类。常规的抗体检测方法是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血凝抑制实验。蛋白质芯片技术(Protein chip)亦被称为蛋白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是一种快捷、高效、并行、高通量的蛋白质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并行地检测数百个疾病相关分子。该技术平台的构建涉及到合适载体的选择、样品的制备及点样固定、抗体的杂交及非特异吸附物质的洗涤等。将蛋白芯片技术应用到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检测是芯片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旨在构建并优化一种基于重组蛋白抗原芯片的可以灵敏地检测鸡血清中流感病毒特异抗体的检测技术。通过原核表达系统pET30表达禽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血凝素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血凝素蛋白作为芯片的捕获抗原点样固定到芯片载体上,以类似直接ELISA的模式检测血清中的禽流感病毒抗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蛋白抗原的制备:应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三株禽流感病毒的全长血凝素基因,酶切PCR产物,T4连接酶连接到pET30载体中,经PCR、酶切及测序验证为正确后,、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中,添加IPTG进行诱导。在诱导结束后将表达菌通过超声波裂解及尿素的洗涤进行初步纯化,且通过NI-NTA偶联的亲和层析柱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最后,重组蛋白通过透析进一步纯化并复性,免疫印迹表明三个重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2.芯片的制作及条件优化:将纯化的蛋白抗原用点样仪点击到氨基或环氧基修饰的玻璃载片表面,并选择了多种点样缓冲液并测试了不同的温度、湿度下点样的效果:比较了以脱脂乳、牛血清白蛋白及胎牛血清三种不同的封闭剂进行封闭的条件下样点的信噪比、荧光密度平均值高低并确定了芯片的最佳的封闭条件;并利用方阵试验的方式确定了最佳的一抗及二抗的稀释度。最后,用构建的芯片检测梯度稀释的血清,确定了芯片的检测限及线性范围。总言之,本研究确定了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不同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超量表达,且优化了重组血凝素蛋白的纯化步骤及复性条件;同时,还初步建立了利用重组蛋白抗原检测血清抗体的基于芯片的检测方法,构建的蛋白质芯片样点形态规则,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和较小的变异度,其线形检测区间同比间接ELISA方法宽,灵敏度是相同捕获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的2.5倍。本研究为下一步高密度芯片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实施生物教学是每个教师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研究,以使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研究性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健全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育的注入式
摘要: “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热门课题。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品课堂 快乐教学 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往往被认为是一门讲大道理、讲空话、为思品需要而进行宣传教育的一门课程
木质素作为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组成部分,很难被降解,严重影响了牲畜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本文旨在筛选一株分解木质素的木质素降解菌,并且对该菌株的木质素降解性能和木质素降
两个环形导线通电时,其相互作用较为复杂,不少学生对这此理解较为困难。下面,笔者就用微分和等效两种思想来分析环形电流间的相互作用。    一、微分思想    为了更加方便地分析环形电流间的相互作用,笔者先分析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甲所示,导线A和B平行且通同向电流。导线A产生的磁场对导线B有力的作用,而对自身没有力的作用。先用安培定则判断B所在区域的磁场方向,再用左手定则判断B的受力方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紧密,因此搞好化学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化学教师应充分研究教育理论与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下面我结合化学教学的切身感受谈几点的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
当前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愉快而有效地学习。探究学习第一步就是猜想发现问题。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诱发学生猜想和探索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猜想和主动探究呢?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创设情境,诱发猜想    1.呈现相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