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能够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其近代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受到德国与日本的殖民影响,这些建筑融合了中国固有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色,并在历史的洗礼下得以保留,成为了世所罕有的历史街区。本文选择时间范围自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到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青岛,涵盖了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的主要建造时间。空间范围为现青岛市市内四区,主要集中在市南区与市北区老城范围内,即德占时期主要城区规划范围。在梳理青岛近代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简述了青岛在德占时期的居住类建筑的现状,并归纳总结了青岛德占时期居住建筑的建筑风格,以及青岛德占时期的居住类建筑对现代居民的利用价值。从而阐明对青岛德占时期居住建筑进行改造利用的重要意义,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简述了青岛的概况与历史,界定了研究范围,选择了研究方法,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对近百年来国内外学界在居住建筑利用改造方面所作出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主要对青岛地区德占时期居住建筑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历史沿革、分布概况、建筑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从类型方面对现存的青岛地区德占时期居住建筑进行概括总结与现场调研。第三章首先探索了青岛德占时期独立庭院式建筑改造的意义以及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与之类似的相关案例,以及与改造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青岛德占时期独立庭院式建筑改造的原则,并归纳出青岛德占时期独立庭院式建筑改造适宜的设计手法与相应技术,也对改造方案的节能环保设计提出了新的看法,总结了对于青岛地区德占时期独立庭院式建筑改造的几种模式与方法。第四章通过对笔者自身参与的独立庭院式建筑改造实例进行全方位的剖析,验证了之前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与改造技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