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3年葫芦岛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布鲁氏菌病(Brucel losis)是由于布鲁氏菌以及相同菌属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于1860年发现于地中海的马耳他岛,故又称为马耳他热、地中海热(简称布病)。布病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年报告的布病感染人数可达到50万。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地中海盆地附近。羊种、牛种和猪种布鲁氏菌已经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为B类潜在的生物武器。布鲁氏菌病的发病趋势与社会经济地位低,牲畜繁殖有关,有些地区,如中东和南美洲其悠久特有的布病发病历史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布病呈现出明显回升的态势,世界1/5-1/6的人口受布病威胁。布鲁氏杆菌目前主要有四个主流种属:牛种、羊种、猪种和狗种。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但也可以是数个月后出现布病的感染迹象,布病一般通过牛、羊、猪等牲畜传播给人及牲畜。通过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或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胎盘或流产胎儿为主要的感染方式,人对人的直接传播是极为罕见。  布病在中国28个省份广泛流行,我国布病疫情趋势为,由初期的上升-平稳下降,平稳上升到近些年的急速上升大体上与世界疫情是上升趋势相吻合。作为全国布病疫情高发的辽宁省近些年的布病疫情也随之变化,目前省内布病疫情整体呈现出疫区扩大,疫情升高趋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劳动力损失,同时也侵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布病高发的辽西葫芦岛地区的2005-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葫芦岛地区人布病疫情的影响因素以便做好人间布病疫情防控工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收集2005-2011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数据(未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005-2013年人间布病的疫情资料以及气象学数据等流行病学资料。  2、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Stata、ArcGIS、SaTScan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3、运用Stata软件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ArcGIS、SaTScan画出聚类地图。  结果:  1、2005-2011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时空聚集性分析研究结果,全国布病在时空上并非随机分布呈现聚集性分布。布病高发地区从内蒙古地区向两端延伸至黑龙江、吉林,西部越过河西走廊到青海,布病时空的热点区域中一级聚类区域为2009-2011年的内蒙古地区,该地区相对危险度为43.56(P<0.05);二级聚类区域位于2009-2011年的青海、吉林和黑龙江地区,该地区相对危险度为5.71(P<0.05)。  2、2005-2013年间葫芦岛地区共报告1590例(11例不详县区病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13年,发病数为513例,发病率为19.57/10万;发病率最低年份为2006年,发病数为40例,发病率为1.54/10万。男女发病的性别比为3.52∶1,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30-64岁年龄组。  3、2005年至2010年布病疫情整体上呈现平稳趋势,发病率由2006年的1.54/10万缓慢增长到2010年的3.09/10万。自2010年起,葫芦岛地区人间布病疫情进入快速升高期,三年间发病率由7.74/10万快速升至19.57/10万,呈现出强劲上升劲头。葫芦岛地区病例多集中在3-7月份占全年发病人数的64.47%,其中发病高峰5月累积发病例数最多为232例(当月累积病例发病率0.98/10万),6月次之累积病例数为220例(当月累积病例发病率0.93/10万),发病低峰为每年的11、12月份交替出现,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春夏多集中。  4、2005-2013年间在葫芦岛的6个县(市、区)当中,兴城市的累积发病例数最多为733;除不详地区病例11例外,龙港区累积发病例数最少为19例。各地区发病率也呈现出升高趋势。  5、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布病疫情风险与“年份”、“平均气压”、“降水量”、“1-6月份”9个因素有关,并且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气压”、“降水量”“月份”与疫情发病率存在关联,为其影响因素。全变量模型拟合除“平均气压”、“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IRR值为小于1外,其他因素IRR值均大于1。其中有分析结果统计学学意义的变量有“年份”、“平均气压”、“降水量、”“1-4月”,“平均气压”、“降水量”与发病率存在关联,为其影响因素。  结论:  1、2005-2011年,全国布病的高发地区从内蒙古地区向两端延伸至黑龙江、吉林,西部越过河西走廊到青海,布病时空的热点区域中一级聚类区域为2009-2011年的内蒙古地区;二级聚类区域位于2009-2011年的青海、吉林和黑龙江地区。  2、2005-2013年,葫芦岛市布病疫情呈现出强劲上升趋势,与全国布病疫情的总体趋势相符。葫芦岛各区布病发病率均上升,兴城区,连山区为疫情较为严重地区,应重视监察力度。  3、泊松回归模型中引入气象因素,其中气压、降水量对布病发病疫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我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以来,AIDS在我国的流行已从传入期,经历扩散期,进展到增长期,并发展到快速增长期。目前31个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