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交往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存在方式的正确总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脚步,展现出科学的一面,为后人学习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当代对交往理论进行全面总结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比较分析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于当下“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四个部分来论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二者的异同及比较的意义。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核心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萌芽——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为标志。二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提出——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三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成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四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发展——以《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标志,从以上四个步骤解读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发展历程;而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从交往的范畴,交往的本质,交往的特征以及交往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来论述其理论核心要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其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内容,二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两大主题。主要内容从哈贝马斯关于四种行为的划分开始论述;按照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两个主题的,即交往的生活世界与系统的角度和交往理性两个主题着重展开研究。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进行了比较,从交往的内涵、交往理论的立论基础、以及交往活动的动力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第四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比较研究的比较评析,包含理论意义和及其现实意义。这部分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性问题展开对交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丰富发展当代交往理论的内容。本文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揭示交往理论的价值性飞跃,马克思具有预见性的交往理论对人类生活交往各个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由此可以推出,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运用科学的交往理论,合理改造西方关于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发展,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创新,不但对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具有一定的弘扬,更加增强了我们独立运用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