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腺嘌呤是植物体不可缺少的生物物质,是生物遗传信息的组成部分,还是植物细胞分裂素、ATP、许多酶的辅因子(如乙酰辅酶A、辅酶A转移酶等)及细胞通讯媒介(如3’,5’-环式单磷酸腺苷,cAMP)的必须部分。其磷酸盐有刺激白细胞增生的作用,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是由于肿瘤化疗、放射治疗及苯类等药物中毒所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因此,对于腺嘌呤结构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论文合成了双核腺嘌呤铜(Ⅱ)配合物的单晶,且此单晶结构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首先利用乙二胺作为简单模型,与铜离子合成了[双-(乙二胺)合铜(Ⅱ)]乙二胺二羧酸二水合配合物,并得到此配合物单晶,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为腺嘌呤金属配合物晶体的合成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合成了腺嘌呤铜(Ⅱ)配合物和腺嘌呤镍配合物,对这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紫外光谱表征,推测了其可能的分子式,确定了腺嘌呤上的N原子参与配位,生成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采用单片纸碟法测定了腺嘌呤、腺嘌呤铜(Ⅱ)配合物和腺嘌呤镍配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腺嘌呤无抑菌活性,但其两种金属配合物都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可能的抑菌机理,推测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腺嘌呤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确定了配合物为双核铜晶体,晶体中的两个铜(Ⅱ)离子与四个腺嘌呤配体阴离子中的氮原子以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扭曲的五配位四方锥结构;腺嘌呤配体中N(3)和N(9)分别与两个不同的铜(Ⅱ)离子配位,形成SYN-SYN构型。腺嘌呤铜(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抑菌结果与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