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跨入21世纪后,我们就进入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化理念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变化相伴随的,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网络空间及多元伦理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教育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而信息伦理教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因此,研究高校信息伦理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伦理观,帮助他们获得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伦理判断能力,并让大学生真正把新媒体伦理观念中合宜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本文从信息伦理和信息伦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着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全面论述和解释了新媒体信息伦理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分析阐述新媒体信息伦理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新媒体信息伦理及其教育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高校新媒体信息论理教育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对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新媒体信息伦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独创性观点。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什么是信息伦理和信息伦理教育,进而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伦理教育的意义何在。信息伦理范畴的提出,既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审慎反思和批判,也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一种创新。为研究和制定新的道德规范提供了伦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而信息伦理教育就是将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伦理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实际行动,让信息伦理教育贯穿于信息技术教育,以此作为解决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信息伦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是新媒体信息伦理与传统信息伦理的比较。主要介绍了新媒体信息伦理的虚拟性、即时性和普遍共享性等特征。通过对新媒体信息伦理特征的分析,提出新媒体信息伦理和传统信息伦理的差异性为本文的研究做铺垫,为后续的研究作理论上的准备和说明。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大学生的信息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问题的根源所在。首先,当前大学生在新媒体信息伦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鉴于信息浪潮下新媒体的非实名制,导致其存在一定虚拟性,在这样一个纯陌生人组成的环境中,人们似乎可以把平时不敢展现在亲人朋友前的另一面,充分的释放在新媒体中,这种倾向在特定环境下还会被放大,演变为一种极端的追求个人自由的倾向,不负责任的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也就导致大学生缺乏信息伦理的相关认知。其次,各种影视、实时新闻和网络中的大量垃圾信息导致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信息伦理规范。再次,尽管新媒体已有了快速发展,但各学校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仍秉持传统的教育理念,忽视了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观教育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是对加强我国高校新媒体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策略。我们认为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伦理教育是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建设的基本构成,通过加强这方面教育使学生认识新媒体信息伦理,按照正确的伦理观念去改善自己在运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行为,从而为构建理想的和谐信息社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