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反映了蒙古族的独特传统,是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基础。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设定,在幼儿园中开展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教育活动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并且对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的5所公立蒙古族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运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蒙古族幼儿园中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其具体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对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并从中总结提炼出了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的基本内涵、类别、特点和教育价值。第二部分:阐述了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在蒙古族幼儿园的园内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及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在园所环境中的利用与创设,主要体现在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个方面;而在游戏活动中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区域活动、幼儿的自主活动以及角色游戏之中;此外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晨间阅读、餐前阅读、午睡前阅读这几个环节,而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则主要集中在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以及主题教学活动中,其中毡子绘本及幼儿蒙古文教育资源的出现为幼儿更好的了解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提供了条件。第三部分:总结了蒙古族幼儿园在开展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的问题,即:园所环境的创设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存在环境资源浪费现象;游戏活动中缺少从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里提炼和挖掘的游戏活动内容,导致游戏形式单一,且与故事脱离,同时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存在不合理现象,幼儿游戏过程中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生活活动中教师的故事储备贫乏,无法将故事与幼儿生活进行结合,难以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集体教学活动中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后续延伸。而后笔者从社会、园所、教师三个维度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即社会环境变迁,蒙古族民间文化传承机遇与挑战并存;园所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形式主义明显;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第四部分,针对以上提到的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重视园所环境的教育力量,挖掘发挥其教育价值;将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相结合,丰富幼儿游戏形式及资源,提升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积累适合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应用的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资源;提升教师组织与实施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集体教学的能力,加强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丰富蒙古族民间儿童故事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