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变形路径对7A04铝合金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的影响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198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A04铝合金属于超高强度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蚀性强和成型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本文以7A04铝合金作为原始材料,Gleeble-3500作为实验设备。在温度为440摄氏度条件下,分别设计了压缩实验、扭转实验、先压后扭、先扭后压以及同时压扭实验,通过研究变形试样纵截面不同位置的EBSD数据,分析了不同加载路径及相同路径下不同应变量对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挤压态原始7A04材料具有明显的挤压织构,整个晶粒形状呈现为纤维状,其织构主要特征为有大量〈111〉取向的晶体平行于ED方向的晶粒,在15°偏差范围内,其比例可占到59.1%。
  (2)在同一变形路径下,由试样纵R=0处往半径逐渐增大的方向观察,其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大,平均取向角增大,晶粒尺寸逐渐细化。织构强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大逐渐弱化。
  (3)在不同变形路径下,晶粒尺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中心与中间区域,其边缘晶粒尺寸差异不大。先扭后压能够在中心及中间区域获得比其余两种路径更细的晶粒。
  (4)在三种变形路径中,织构的强度弱化的程度均与晶粒的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织构强度弱化越明显,其平均晶粒尺寸越细小。
  (5)在压缩、扭转、先压后扭、先扭后压变形过程中,θ方向上的织构最终均转至〈101〉,而同时压扭时,其织构转至〈210〉与〈331〉。
  (6)先压后扭的变形ED方向上的织构主要由压缩变形主导,先扭转后压缩变形ED方向上的织构主要由扭转变形主导,其最终织构与先进行的变形的织构相似。
其他文献
问题导教法是将可运用问题导教法的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程度设置成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讨的若干问题。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解疑、给学生学习、探究的成果进行评判和最后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1 提出“问题导教法”的目的  目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教育
期刊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切实做到高度重视重点指引,让语文走进生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探讨  语文教学,效益欠佳;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已引起方方面面重视。其间原因自然很多,但我认为现行的教法,难说不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不知从何日起,语文教学已成定规:每上新课,布置预习,先说背景,再叙作者,范读课文,释词注音,分段解析
期刊
【摘要】 审美教育是教育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 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方法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上,更体现于美育当中。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从实质上说是教导学生如
期刊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首篇,是象征主义的典范。鲁迅说:“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当时政治黑暗,不容作者直接性抒发心中的感情,鲁迅采用比较多的象征来象征真实世界,以大量暗示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描绘了秋夜、枣树、小青虫、小粉红花等景物,布置了一幅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场景,它们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势力,使他们人格化,从而表达了对黑暗统治势力强烈的憎恶,对光明的追求,对不畏强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怎样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不出现“二律背反”现象,成为了我们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节点。于是解决学生从“被动学”变“主动学”、从“乏味学”变“有味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 “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的深刻感觉,成为了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快乐体育理念,并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旋律。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发
期刊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即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德育主体回归生活,真正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  【关键词】 生活;实践;德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用新的课程观点去观照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它就是一种生活。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使
期刊
【摘要】 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是每一位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通过创设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有效引导学生课堂学习并辅以促进学生知识巩固的手段,能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符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有效教学;激趣除碍;精讲细析;巩固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
期刊
【摘要】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能够被挖掘的。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是每一个教师切切实实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的教学和指导都要以此为目标,通过激励的方式,努力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加以挖掘。  【关键词】 潜能;激励;活动组织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每个人的潜能都是能够被挖掘的。同样,在特定的教育行为中,每个学生都是有潜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改变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从而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和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人在阅览了大量的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资料后,深切地感受到研学中的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门通过过程落实来控制和实现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3-02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经济差,父母的精力大多放在了谋生上,对孩子的照料就不够周到,我们也可趁机野一回,天不黑、脸不脏、衣不破根本不知道回家的。那时的父母好像也没有多少心思管孩子的学习,总是任其自由发展。  小时候,我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  过去家长活得很艰辛——一切为了生活;孩子活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