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一次把握,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弘扬,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场传承。从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试题可以看出,考查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比重在不断加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被不断激发。但是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还不够敏锐,运用还不够灵活,掌握的情况还不够理想。此外,伴随着西方等外来文化入侵,许多学生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比较严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中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统计,分析了近十年高考试题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变化趋势,按模块分类研究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高考试题当中的变化。根据高考的导向,谈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现状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根据走访调研,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谈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使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希望优秀传统文化为高中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