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朱光潜诗歌理论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璀璨的文化明珠。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古典诗词极具美感,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获得文化知识,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美感的培育,蕴含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古诗词中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意蕴和价值,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教师要深入解读并牢牢掌握住诗词中的审美与育人价值。但是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对诗词知识和解读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在诗词阅读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阅读主体发生了转换,无法营造课堂中的诗性思维和诗意氛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的探寻新教法以挖掘古诗词的真正价值。朱光潜先生以系统化的诗歌理论将中国传统的诗话发展成理论诗学,其诗歌理论主要集中于《诗论》这一著作中,是中国现代诗学史上最系统化的诗学理论著作。在《诗论》中,他从多方面阐明了诗歌的基本理论问题,仔细研读能够从中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此诗歌理论也同古诗词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朱光潜的诗歌理论为切入点,探寻其中的内蕴,尝试探究当今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针对析出的教学法展开讨论,以期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朱光潜的诗歌理论是采用中西互证、比较论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从整体观的角度探讨了诗歌中的“情趣”、“意象”、“诗境”、“节奏”四个基本范畴之间的关联。“诗境”是“情趣”与“意象”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而音律节奏则能更好的传达出诗人的“情趣”。朱光潜诗歌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更注重诗词的浑整性阅读,从整体上与诗词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能够避免割裂的分析和解读;同时,它也能引导教师和学生从审美距离和审美角度的层面探究诗词中的美学意蕴和价值,抓住诗词中的审美点进行创造和体验,从而避免了知性的分析和解构。因此,笔者在朱光潜诗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诗词文本和诗词教学的特征,提出了五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见”读吟诵,品读诗词韵律节奏;审美想象,深探解读诗词意象;涵泳观照,探析品味诗词情趣;涤除玄鉴,潜心体悟诗词妙境;诗词创作,深化诗词素养体验。基于朱光潜的诗歌理论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探析到诗词中最本质的内容,在学生对诗词原初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能够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缩短诗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以诗解诗”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加大课堂中的文化容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展,巧妙的激发学生的诗性思维。另外,笔者根据所提出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声声慢》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将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朱光潜诗歌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诗词分析,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追求更加诗意的古诗词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报纸
留守儿童寄宿制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值得关注的课题。文章从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从环境设计角度改变其生活学习环境,使太阳村寄宿制校园环境满足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需求。
本文整理西方绘画的表现,分析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形式。由西方传统绘画图式的发展方式,能够比较明显看出西方的传统绘画是由描摹客观的自然中的物体的认知渐渐地发展的。西方哲学的理念中认识了解事物的原则是"实证"思想与"数"的绝对性,并且由此形成了西方绘画中的"方法论"。从以上这些我们能够看出客观性是西方的传统绘画中的的必然特征。
目的 利用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临床应用数据,总结脐血在广东省内临床应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广东脐血库2007-2020年2 132份临床应用脐血的应用疾病类型、脐血相关质量指标、应用后的植入情况、总生存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脐血库公共库脐血目前治疗的主要疾病是血液病(87.3%)。脐血治疗的疾病类型与应用地区、性别、单个核细胞数、治疗类型和HLA配型情况差异均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