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细胞信息传递的节律、温度变化及中药调节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作为免疫系统的哨兵,是机体粘膜屏障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亦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在启动和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DC依赖其表面受体感知外界信号变化,并利用多种分子将刺激信号传递给初始T淋巴细胞,引起T细胞向各亚群极化,从而介导多种形式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DC、T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模式,成为左右机体免疫应答结局的重要分子基础,特别是在应对环境因素变化时,DC-T细胞间信号传递尤为重要,但目前这一领域研究成果较少,无法精确指导免疫治疗应用策略。中药玉屏风散,是防邪入侵的经典方剂,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自然环境因素(昼夜节律、温度变化)对小鼠DC表型和功能相关分子及DC-T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相关分子的影响,并通过中药玉屏风散的干预,系统认识玉屏风散调节DC-T细胞间异常信息交流的作用机制。方法1.中药玉屏风散的制备:防风、黄芪、白术按1:2:2比例配伍,采用常规水煎醇沉法制备。2.节律变化实验:在8AM、12AM、4PM、8PM、12PM等各时间点分离小鼠外周血、脾脏、肺脏、淋巴结各脏器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方法,检测DC表面主要特征分子MHC-II、共刺激分子CD86的节律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外因子双染法检测T细胞亚群Th1(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Treg(CD4+CD25+foxp3+)的节律变化。3.低温变化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室温(25℃)对照组、低温(10℃)模型组、玉屏风小、中、大剂量组,分离各组脾脏、外周血、淋巴结及肺脏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方法,检测DC表面主要特征分子MHC-II、CCR7及共刺激分子CD86受低温及中药玉屏风散的调节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外因子双染法检测T细胞亚群Th1(CD3+CD4+IFN-γ+)、 Th2(CD3+CD4+IL-4+)、 Th17(CD3+CD4+IL-17+)及Treg(CD4+CD25+foxp3+)受上述因素变化的影响。4.采用RT-PCR技术检测DC主要功能相关分子CD86、CCR7、IL-4、IL-6、IL-12、TGF-β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1.小鼠DC表型功能分子及T细胞各亚群的表达呈现节律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来源于淋巴结、外周血、肺脏等不同组织的DC在8AM、12AM、4PM、8PM、12PM不同时间点其主要表型分子MHC-II及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结果显示:MHC-Ⅱ及CD86的表达呈现节律变化,在8AM时为基础水平,8AM~12AM之间表达逐渐升高,12AM至高峰。随时间变化,到4PM逐渐下降,之后8PM~12PM则呈现维持基础水平的小幅波动。T细胞各亚群Th1、Th2、Th17、Treg的节律变化与DC主要表型功能分子MHC-Ⅱ及CD86一致,各细胞亚群的表达亦是8AM~12AM逐渐升高,12AM至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呈现较低水平的波动。2.低温条件下小鼠DC表型功能分子表达及T细胞各亚群比例降低与室温对照组(25℃)相比,低温模型组(10℃)小鼠肛温降低(p<0.05);FACS检测结果显示DC表面分子MHC-II的表达下降达15%以上(p<0.05);低温(10℃)时,DC表面功能分子CCR7、共刺激分子CD86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DC主要功能相关分子IL-4、IL-6、TGF-β mRNA的表达亦显著降低(p<0.05);低温条件下,T细胞各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及Th1/Th2、Th17/Treg比值的变化与前述DC主要功能分子的变化一致,均显著下降(p<0.05)。3.中药玉屏风散显著逆转低温诱导的DC-T细胞间异常信息传递流式结果显示:与低温模型组相比,中药玉屏风散显著提高DC表面主要分子MHC-II的表达(p<0.05),趋化因子受体CCR7、共刺激分子CD86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提高(p<0.05),玉屏风散可降低IL-4mRNA的表达,但对DC其他功能相关分子IL-6、IL-12、TGF-β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玉屏风散对Th1亚群细胞比例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通过降低Th2亚群细胞比例,使Th1/Th2比值有所逆转(p<0.05),玉屏风散组Th17亚群细胞比例有所升高,而调节性Treg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5)。结论1.DC-T细胞间信息传递呈现节律性变化:DC表型功能分子及T细胞各亚群的表达水平是上午较下午高,中午12点达峰值,之后呈较低水平的节律性波动。2.低温条件下,DC表型功能分子MHC-II、CCR7、CD86的表达及T细胞各亚群细胞比例表达降低,DC-T细胞间信息传递受抑制。3.中药玉屏风散通过提高DC表面MHC-II、CCR7、CD86分子表达、Th1/Th2比值及Th17亚群细胞比例,降低Treg亚群比例,逆转低温引起上述因子的变化,增强DC-T细胞间信息交流。
其他文献
实验型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 基于动手实践 ,主动获取物理知识 ,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 为了丰富实验型探究课的教学策略 , 我们从物理实验型探究课实施的七要素出发 ,
期刊
2017 年新课标提出 , 要建构培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努力建构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 因此 , 更好地开展活动型
期刊
编者按:  面对国内外就业形势,面对世界潮流,更多的职业院校开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理念,树立创业精神。使学生理解创业的意义,使学生转变依靠国家、依靠学校、依靠父母就业的依赖思想,树立创业光荣、自谋职业大有前途的观念。希望学生在日后走出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本期,特别关注了一些职业院校在校生或者毕业生的创业历程,让其他学生了解他们探索的过程。他们在创业之初就开始走上社会,自己调查研究,自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