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市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生育率明显下降,而医疗保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南宁市的人口变化趋势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的特点。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南宁市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这种人口老龄化呈现加快趋势。银发浪潮的冲击下,养老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更是把养老问题摆到了突出战略地位。如何满足“银发族”日益增多且差异化增大的需求,将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长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采取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南宁市目前存在的几种养老模式现状进行横向比较,指出无论从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居民的养老观念考虑,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地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分析了其对南宁市的借鉴作用。剖析了南宁市居家养老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缺乏统一认识和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服务资源分散、多头管理,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缺少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等困境,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在养老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高效运营机制;实行持续性的培训计划,带动居家养老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对服务成果实行量化考核等完善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在目前南宁已经出台的关于居家养老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正处于人口生产类型转型期的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如何由政府主导,正确引导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体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建立起功能完善、运营良好、监管到位的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