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吾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同德—泽库印支期铜、铅、金成矿带中的加吾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战略地质调查及预查工作中所发现,并认为经进一步勘探工作可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2008-2011年武警黄金部队在矿区进行金矿勘探工作中,施工的探槽、探坑及钻孔见矿效果均不理想,致使对该区找矿前景产生质疑。对前人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成果,开展了加吾金矿及所在区域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期揭示其进一步找矿潜力。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1:20万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T1-2l)地层中,Au、W、As、Sb、Hg、Bi等元素呈相对富集状态,且离散程度较大,是具有寻找金、钨、锑矿潜力的赋矿地层单元;区域内元素主要分为六个组合,其中,Au-Sb-Ag-AsW-Bi-Cd-Sn组合主要反映Au的矿化富集特征,可作为研究区寻找金矿的指示元素组合;区域元素异常分布特征显示出,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T1-2l)与断裂构造对异常分布和其形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区域内共圈出综合异常7个,其中Ht1、Ht2综合异常反映为已知金矿体异常,尤其是加吾金矿所在Ht1综合异常,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组合好,表明该矿区进一步找矿潜力较大。此外,Ht5综合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Ht3、Ht6、Ht7综合异常有一定的找矿希望。2、矿区地质特征显示:矿区地层以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的一套硬砂质长石-泥质细碎屑岩(T1-2l1-3)为主。其中,碳质板岩夹变质砂岩段(T1-2l3)矿化蚀变较强,是矿区的主要赋矿层位;矿区内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发育,NW向和EW向断裂既是矿区主要断裂,也是主要的控矿、容矿断裂,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矿区岩浆岩以印支期中酸性侵入体为主,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体和花岗斑岩脉,均与成矿关系密切;金矿体主要产于碳质板岩层间破碎带、碳质板岩夹砂质板岩或碳质板岩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上;矿石类型以碎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矿化类型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辉锑矿化等;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3、矿区元素富集变化特征显示,矿区内元素Au、Ag、As、Sb、Pb、W、Bi、Cd的富集系数及变化系数分别达到1.27~37.86、1.81~11.19,表明这些元素呈明显的富集状态且分布极不均匀,表明他们在局部地段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很大;花岗斑岩、石英脉、构造破碎带中,Au的相对富集系数和变化系数分别达到1.41~1.30、1.68~3.32,表明这些地质单元对金的迁移富集影响作用很大。4、矿区元素主要分为三个组合。其中,Au-Ag-As-W-Cd-Pb组合与区域上Au-Sb-AgAs-W-Bi-Cd-Sn组合相似,主要反映Au的矿化富集特征,可作为该矿区寻找金矿的指示元素组合。5、矿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区沉积岩为正常壳源成因,与卡林型金矿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矿区岩浆岩为陆壳俯冲作用下的产物,同时深部物质(下地壳、地幔)也参与了岩浆活动;碎裂蚀变岩型矿石是地层沉积岩经过成矿流体改造作用的产物,石英脉型矿石与矿区花岗闪长岩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6、矿床元素的水平分带显示,矿体的前晕元素为As、Sb、Hg、Ba,矿上晕元素为Au、Ag、Cu、Pb、Zn、W,尾晕元素为Cd、Bi、Mo、Ni、Co。该分带特征同时显示出,小曲如沟的断裂蚀变带下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应该是寻找金矿的主要地段。
其他文献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该区构造单元划分属兴蒙造山带北方造山带,南侧以二连—贺根山断裂带为界,北侧属西伯利
西准噶尔乃至整个北疆地区晚古生代期间岩浆活动异常强烈,发育大量花岗岩类。出露于乌尔喀什尔山一带的库鲁木苏岩基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文以库鲁木苏岩基为研究对象,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