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产值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重生产的传统农业形式向以农产品物流为流通手段的现代农业转变。同时,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早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为产业链之间的较量,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也不例外。供应链思想被引入到农产品领域后,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而供应链管理则被认为是现代竞争的重要科学手段。农超对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实质是超市与农产品基地直接对接而形成的集成化农产品供应链。“农超对接”这一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既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连锁超市的自身销售渠道和资源优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产品购物环境,有效处理销售中腐败的农产品,通过稳定的销售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又能够大力推进农产品技术改革,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投入,对超市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城市居民的粮食安全保障和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稳定民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虽然农超对接在理论上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农超对接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供应链不健全,主体间合作意识薄弱,增长方式粗放,流通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的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对深化农产品供应链的体制改革,提高农超对接的运作效率,指导企业农产品体系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从运营状况、顾客服务、业务发展、农产品质量四个维度,以BSC、SCOR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模型。并以鞍山市的农超对接发展现状为例,依据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得出有针对性的结果并提出管理的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