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输配水管道中有机物与颗粒物的赋存关系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模拟输配水管道水中有机物的不同形态的存在特征,分别为溶解态有机物(DOM)与颗粒态态有机物(POM)。本文中,水样经微滤膜过滤后,膜上截留的有机物即POM采用超声萃取的方式获得,通过微滤膜的有机物即DOM通过C18柱固相萃取的方式获得。POM和DOM样品分别经处理后,采用GC-MS检测有机物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表明,输配水中POM在总有机物中占相当的比重。三个样品点中,POM的TOC最高占输配水中总TOC的22.7%。以TOC检测值来反映时,0.45~2μm粒径范围的POM占主要部分,比例达到80%左右。在管道输配过程中,>5μm粒径范围的POM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GC-MS结果显示,模拟输配水管道水中POM的种类数均高于DOM的种类数。0.45~2μm粒径范围内的POM种类最多,且0.45~2μm、2~5μm、>5μm三个粒径范围内POM种类依次递减。水中的POM主要包括醇、酮、酯、含氮、含硫化合物以及苯等。而不同粒径范围的POM含量不尽相同,有的小粒径POM含量较高,有的则在大粒径范围含量高,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由此可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POM,对POM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0.45~2.0μm粒径范围的POM所占比例较高,表明对这部分POM的研究是必要的。综上所述,降低水中的颗粒物数量,不但可以控制饮用水的浊度,还可以控制水中的有机物指标,保证给水管网水质稳定。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饮用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输配水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同时,为饮用水安全输配及二次污染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结构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建筑结构体系,在住宅建筑结构体系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诸多问题依然研究的不足、不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
传统生物除磷由于需要排除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浓度较低,磷绝对去除量难以提高。这种低污泥浓度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弱,致使生物除磷效果不稳定。 以脱氮除磷SBR
有限单元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工程最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但是由于本构模型和有关参数不易精确确定,有限元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本构
现行国家规范已将500MPa高强钢筋列为推广使用钢筋,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对于这种牌号钢筋的应用并不普遍,尤其是笔者所在的省份,应用的较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针对配置500
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由主梁、桥面板和端横梁等部分组成,具有建筑高度低,隔音效果好,断面空间利用率高,行车安全,外观美观等优点。并且跨径变化只影响两侧主梁的梁高,基本不影响槽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公开竞争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其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国家极力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即是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防屈曲支撑研究方法的总结,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开孔十字型全钢防屈曲支撑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了不同参数对支撑滞回耗能性能的影响;结合有限
随着城市发展,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大城市开始着眼于地下解决方案一建造地铁。地铁提供了交通便利,但其建设过程也带来—些问题:周围建筑物地基沉降。预测和控制这种由地
近十年来,地震频发,给受灾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筑物的自重和变形能力是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轻质高强,变形能力好的建筑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