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与现代性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翻译作为翻译活动是一语言文本到另一语言文本的转换行为,同时,它又一种艺术创造。诗歌翻译的目标即通过汲取源语的异质体验完成目的语的感性体验的延伸。诗歌翻译者的工作即是不懈地寻求把蕴涵在源语言诗歌中的异质体验纳入到目的语中的最佳方式。这样从而改变目的语,进而影响目的语使用族群的体验与思维方式。在翻译活动中,这种对异质因素的追寻与认同恰恰契合了审美现代性的历史特征,即其对差异性的不断发现与肯定。简言之,这种精神质念与姿态上的契合使诗歌翻译和现代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现代性可以而且必须成为一个视角来研究诗歌翻译中的种种问题。 然而,为了更好地认识诗歌翻译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向语言观和诗学。诗歌翻译研究综述表明诗歌翻译中的问题总是无法绕开对语言和诗歌本质的追问,事实上,有什么样的语言观就有什么样的诗学,而有什么样的诗学就有什么样的诗歌翻译观。这说明了语言观和诗学是诗歌翻译研究的重要方面。 据此,本文试图从现代性这一角度,分别以索绪尔和雅各布逊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依托来观察现代语言观和诗观,发现诗歌翻译的现代性诉求是现代语言观和诗观的内在要求。换言之,现代性背景成为了将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内在纽带,因而它可以为相应的诗歌翻译策略提供有效理论基础和合理性。 在文学翻译研究领域很多翻译理论家呼吁借助其它学科对翻译作本体论意义上的思索,以期发现这一活动的本身的规律。本文的研究方法总体上遵循这一思路。 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简介本文的研究路径和言路,同时回顾国内外诗歌翻译领域的主要理论事件。 第二章梳理了现代性作为一个时期术语的复杂历史并总结了它的要旨。由于本文侧重审美现代性,在此对两种现代性作了必要的区分。总之,现代性价值观的核心是基于现代时间观念上的对新的推崇,在这种观念中,时间永远无法结束向着未来而非未来的终端进发的路程,美学现代性注重主体在现时的感性体验同时不断受到对异在的追寻的支配。 第三章以从现代性出发的视角对索绪尔的理论和雅各布逊的诗学进行分析。现代性背景在现代语言观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时的关注,语言本体论以及形式的意识。随后对语言在诗学中的地位作了回顾,详细讨论了雅各布逊的诗学对现代语言观的继承和他的诗学本体论。同时提及现代主义诗歌中语言观和诗学现代性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分析语言观和诗学的现代性对诗歌翻译提出的要求,并举例说明现代性的诉求为相应的诗歌翻译方法提供了合法化背景。 第五章总结全文,提出诗歌翻译的研究不应与语言哲学和诗学的研究分离,并再此基础之上对诗歌翻译学的内在规定性,即诗歌翻译学的本体研究作出展望。
其他文献
玛格利特·阿特伍德也许是仍然在世的,当代最为重要的加拿大女作家了。 阿特伍德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写出了一部部令人关注的作品,使她成为世界级的作家。她于19
学位
语义启动效应(semantic priming effects)是指在语言理解和产出活动中,对于意义相关的词对,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理解和产出。针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处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理论模
利用ASP技术建立网上动态工程设计系统,利用Java小程序进行工程设计的程序编制,通过脚本语言将Java Applet嵌入到ASP中及Java小程序基于JDBC对Web数据库的访问,提出了基于ASP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与其它因素例如道德毫无关系。有人认为,王尔德的作品缺少思想道德深度,事实上,了解王尔德作品的
自玛丽·安·伊万斯用“乔治·爱略特”这个男性化笔名开始创作以来,人们对她本人,她的观点以及作品的主题都一直争论不休。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爱略特在创作的
针对目前梁平木版年画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行为之间不对等的问题,通过分析梁平木版年画的本质文化特征及其文化语境的转化,笔者认为:当前保护和发展措施因外
对于本族语学习者来说,语法隐喻被普遍认为是语言成熟的标志。本文旨在检验语法隐喻的这一特性是否也适用于外语学习者。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其在学
在二语习得教学中,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争由来已久。从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大致可以得出只注重单一的语言形式(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课堂)或者单一的语言意义(比如交际法课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核心角色,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兴衰成败.本文作者选取中美商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