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南渡时期是两宋历史上重要的枢纽。当时动荡的现实环境对文人的人生、思想、心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他们将内心复杂的情感倾注在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渡文学。同时,随着南渡词坛上“东坡风”的复盛,词体不再是一种表达“泛化”情感的文体,更多承载了词人“自我”的思想情感,更具现实感和思想深度。在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南渡词坛上,除了爱国思潮外,还有一股隐逸词风的盛行。当时有隐逸词留世的词人就有34家之多,他们身份多样,既有归身江湖的隐逸词人、奔走高呼的志士词人,亦有长居御前的供奉词人。多样化的创作共同汇集成了风格多元的隐逸词。本文以宋南渡隐逸词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试图探讨南渡词人的隐逸词心及其词作的艺术特质,以期把握南渡隐逸词的整体风貌,从而推进整个南渡词坛的研究。本文共由三章构成。第一章论述宋南渡隐逸词的生成背景。政治生态的恶劣、佛道出世哲学思潮的涌动、尊隐的社会风尚催动了文人群体中的隐逸风气。词人们或是直接投身隐逸生活,或是表达对隐逸的认同,这都融入了他们的词学创作之中,推动了此期隐逸词的发展。第二章基于对南渡隐逸词思想内容的梳理。笔者将多元的书写内容大致分为:“仕与隐的矛盾挣扎”、“参透人生,纵身隐逸的哲学思考”以及“游弋山林与乐享田园的隐逸闲适”三部分。首先,由于词人所处现实环境和内心志向的冲突,很多隐逸词重在表现仕与隐的矛盾冲突;其次,受到尚理风气影响,很多词人以说理的方式在词作中直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哲学思考,并借此表明对功名富贵的摒弃和自己的隐逸志向;再次,一些词人在退居时,安享田园生活,创作了许多表达闲适状态的隐逸词。这三种书写内容展现的正是词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多样的精神世界。第三章从词体创作的艺术呈现角度出发,梳理了宋南渡隐逸词唱和赠答、檃栝、仿作、追和等“多元的文本生成方式”。同时,南渡隐逸词呈现出“清刚”、“清逸”、“清雅”三种风格,并多用自然意象,展现了“以清为主的艺术风貌”。词作表达方式和风格的多元化也从侧面反映了隐逸词的进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