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的设置条件和技术指标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平面交叉产生的冲突日益严重,影响整个高速公路网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立体交叉作为连接道路与道路交通的重要枢纽,解决了平面交叉带来的问题。基于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越来越小,论文以集散车道连接组成复合式立交为研究对象,研究设置条件和设置技术指标。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连接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了规范复合式立交集散车设置,论文提出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定义和组成,包括集散车道出口段、交织段以及入口段三部分。综合考虑交织区长度因素、交通量因素、交通标志信息设置合理性等因素,利用交织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反算其能适用最大承受交通量,作为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设置条件。根据设计车辆、设计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等因素,确定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横断面技术指标。结合复合式立交分流影响区和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减速车道车辆运行特性,提出二次减速理论的计算模型,提出复合式立交单、双车道集散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长度推荐值。结合复合式立交合流影响区和复合式立交集散车道加速车道车辆运行特性,利用可插入间隙理论的计算模型,提出复合式立交单车道集散车道平行式和双车道集散车道直接式加速车道长度推荐值。论文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法以及思路指导,同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线监测需求,阐述了设备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传统综自变电所二次系统健康状态的各种因素,包括运行环境、设备性能以及站控网络等。构建了
结合兴延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对RPC盖板的相关要求及设计、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两方面入手,首先介绍了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材料控制、配
<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常常以各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自我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和普及,在全国上下各年龄层次的人群中都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近日,他通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