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湖潮汐通道地形演变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泻湖潮汐通道是沙质海岸上常见的地貌形态。其中,泻湖通常具备良好的掩护条件,是港口选址、风暴条件下船舶避风的优良场所。潮汐通道则是连通泻湖与外海的天然水道。受潮流、波浪、近岸波生流等因素的影响,泻湖潮汐通道的泥沙运动往往较为活跃、地形改变亦较为频繁。泻湖潮汐通道的稳定性与港口建设、航运、近岸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因此,关于其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海岸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沿岸输沙引起的潮汐通道闭合是其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人类生产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基于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不同波浪、潮流条件下泻湖潮汐通道的地形演变,探讨波生沿岸流引起的沿岸输沙和潮流输沙共同作用时其地形演变的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波浪斜向入射在近岸地区破碎形成沿岸流,其引起的沿岸输沙是影响泻湖潮汐通道地形演变的重要因素。沿岸流、沿岸输沙的计算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近岸波浪场的模拟结果。为更好地模拟波浪在近岸地区的传播,本文将合田良实破波指标引入SWAN模型中。依据大量现场和实验室观测数据,提出了破波指标公式中系数A的表达式,并收集了相对独立的观测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收集了Delft水动力实验室所做的Keta泻湖潮汐通道地形演变物模实验的观测数据。应用地形演变数学模型模拟该实验过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合理地描述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泻湖潮汐通道的地形演变规律。(3)研究了不同波高和潮位条件下,理想泻湖潮汐通道的地形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岸波生流引起的沿岸输沙是导致潮汐通道口门处浅滩形成的主要因素,波高越大潮汐通道拦门沙浅滩发展越明显;潮流是抑制口门处浅滩形成、维持潮汐通道畅通的主要因素,潮差越大浅滩发展越不明显。当潮流动力较小而波浪条件较显著时,泻湖潮汐通道的口门会出现闭合的趋势。
其他文献
混凝土浇筑系统计算机仿真,是将水电工程施工同现代化的计算手段结合在一起,使水电工程施工参数分析和选择从凭借施工经验的类比和计算分析,进入到施工过程仿真试验、施工参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水头、大泄量泄洪洞的出现,仅靠出口后的传统消能工已经无法达到安全消能防冲的目的,因而许多工程需要采用洞内消能的方式,以缓解下游的消能防冲负担。将导流洞
乳制品中富含易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磷、钾等矿物质,是人类饮食中提供丰富营养的重要食品,其营养价值早已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由于部分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的乳糖不耐受
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系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HLA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组成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
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当今世界坝工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材料进行参数反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茅坪坝Ⅰ期施工情况,对茅坪溪沥青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