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棒在血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纹具有因人而异的差别性,是最有用的物证类型之一。然而在犯罪现场,遗留在客体上的指纹通常都是潜在的。到目前为止,显现潜指纹的方法已日趋成熟,其中,光致发光技术被认为是最敏感的方法之一。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是一种将低能量的照射光子转化为高能量发射光子,且可以实现从近红外光到可见光的转化的反斯托克斯材料,这种特殊的发光原理使得此材料发光强度高。此外,低能量的近红外光不会激发客体中的荧光素,由此避免了自体发光现象的产生,降低了背景荧光干扰。本文中,我们将合成的NaYF4:Yb,Er,Gd上转换荧光纳米棒(UCNRs)通过粉末法显现非渗透性客体(大理石、瓷砖、玻璃、硬币、铝箔和不锈钢板)和渗透性客体(杂志封面和火车票)表面上的血潜指纹。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获得了相应的指纹荧光图像,从中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指纹的各级特征。此外,我们发现用此上转换荧光纳米棒材料对遗留在客体上的血潜指纹进行显现时,其灵敏性和选择性优于酸性黄7染料。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潜指纹显现的灵敏度,我们以小鼠抗人血红蛋白抗体为修饰剂合成了小鼠抗人血红蛋白抗体修饰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棒(UCNRs/anti-hHb),功能化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棒可与血潜指纹成分中的血红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提高指纹显现的灵敏度与选择性,良好的显现了非渗透性客体(不锈钢板、光盘、玻璃和铝箔)及渗透性客体(杂志封面、皮革和木板)表面的血潜指纹。为了测试合成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棒是否能应用于刑案现场显现指纹,经吉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介绍,我们与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取得联系,测试结果表明上转换荧光纳米棒(UCNRs)在潜指纹显现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严重的财产损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为了探究交通安全意识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城乡居民之间交通安全意识的差
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国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公安队伍肩负着打击犯罪,处理突发情况,保证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安全稳定的
针对某电厂1#锅炉NOx排放量过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偏差较大以及水冷壁结焦问题,采用低氧燃烧、增加燃尽风、深度空气分级等技术,对某电厂1撑锅炉实施改造,改造后进行冷态试验和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
“整体性政府”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英国,“整体性政府”注重通过共享的信息技术理念,强化横向与纵向协调,以实现预期目的的政府治理模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