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程改革推崇的“动态生成、自主探究、联系生活”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生活化”、“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提倡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到生活的活水源头,在教学中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就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关于教学生活化理念的研究,国内大多学者强调的是教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强调了教学就是生活,是师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也就是从生存论的角度来把握教学。本研究基于哲学和教育学理论,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教学生活化理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总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教学生活化理念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解读,强调教师不仅要关爱学生的当下生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第二章从哲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论述了教学生活化理念坚实的理论基础,即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第三章对教学“去生活”的现状进行诘问。指出了规训的在场和教化的退隐,是教学对生活的僭越现象的根源。第四章论述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诉求,即提出了中小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树立生活知识观,构建“你-我”对话型师生关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