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活化理念及其实践诉求——以中小学英语教学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程改革推崇的“动态生成、自主探究、联系生活”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生活化”、“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提倡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到生活的活水源头,在教学中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就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关于教学生活化理念的研究,国内大多学者强调的是教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强调了教学就是生活,是师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也就是从生存论的角度来把握教学。本研究基于哲学和教育学理论,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教学生活化理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总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教学生活化理念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解读,强调教师不仅要关爱学生的当下生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第二章从哲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论述了教学生活化理念坚实的理论基础,即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第三章对教学“去生活”的现状进行诘问。指出了规训的在场和教化的退隐,是教学对生活的僭越现象的根源。第四章论述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诉求,即提出了中小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树立生活知识观,构建“你-我”对话型师生关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但就目前体育教学的整体而言,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直采用传统的体
根据(GB 50189-2005)中关于建筑热工的规定,以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模型为例,计算了冷负荷、新风负荷和耗冷量,分析了影响设计冷量的主要因素,给出冷指标的限制范围,并提出合理
学位
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并非单纯是痕迹的重新激活过程,而是一种主动重构或建构的过程,即它们不仅容易逝去,而且还很容易受到事后误导信息的影响,因此它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