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重要的污染源,其控制和治理刻不容缓。本文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联合生物滴滤降解含苯废气的研究工作,为挥发性废气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双介质阻挡和沿面介质阻挡两种放电形式进行了对比,并对双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参数及放电区域光谱进行了分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沿面阻挡放电对苯的去除率稍高于双介质阻挡放电,但其能量利用效率较低,温度升高快,不适于长周期运行。双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最优反应参数:峰值电压18kV,电极间距5mm。基于实验室研究结论,调研了某石化企业水处理车间污水池挥发废气组分及含量。针对该污水池挥发废气组分多、波动大、含杂质多的特点,进行双介质阻挡放电设备治理混合VOCs工业试验,考察了停留时间及多组放电单元间距对VOCs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停留时间和放电单元间距的增加,废气去除率均升高,综合去除负荷和效率等因素,停留时间选定为0.5s,放电单元间距为0.4m较为适宜。对降解产物进行色谱分析表明,经等离子体降解后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物质,如醇、酯、醛等,提高了废气的可生化性。参数优化后的双介质阻挡放电对浓度为600mg/m~3废气的去除率达到85%。为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实现有机废气的达标排放,进行了生物滴滤降解混合VOCs工业试验,并将其作为末端治理手段与等离子体进行耦合。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较低,耐冲击性差。初始浓度高于220mg/m~3时,就不能满足排放标准120mg/m~3,最高去除率为64.2%。而耦合工艺对废气的去除率达到95%,废气浓度低于1250mg/m~3时,可基本实现总烃的达标排放。等离子体处理后生成的可溶性副产物更利于生物的降解,耦合工艺中生物滴滤塔降解效率提升了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