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益生产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由日本丰田企业构建出的丰田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在汽车领域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之后,精益思想也被推广到各个领域来优化流程、减少浪费,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企业始终要遵循的发展战略是为了提升企业价值而服务,精益生产是否能提高企业价值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并且随着投资与筹资决策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逐渐成为财务和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稳定发展,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面临融资约束问题,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面临融资难的窘境。精益生产是否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状况,融资约束的缓解在精益生产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什么作用也引发众多思考。首先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精益生产、融资约束和企业价值的文献,梳理出精益生产对融资约束和企业价值的影响,重点列述了精益生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价值的机制。其次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实施精益生产是否能提高企业价值。接下来加入融资约束的中介变量,探索融资约束在精益生产与企业价值关系中起到的作用。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运用倾向值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在数据衡量方面本文运用托宾Q衡量企业价值、SA指数的倒数衡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精益生产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同时精益生产能够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将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加入模型中后发现精益生产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价值,即融资约束的缓解部分中介了精益生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也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企业要将眼光放得长远,根据自身状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精益生产方式,并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提高外部融资者对企业信用的整体评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最终不断提高竞争力和企业价值;政府也应加强对精益思想系统的认识,鼓励与支持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加强精益思想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