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的陶瓷辊道窑烧成带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ilei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瓷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由于我国窑炉技术的落后,导致陶瓷生产过程中出现“能耗高、质量差”的问题,辊道窑作为陶瓷生产工艺中耗能最多的热工设备,其能源的消耗主要集中在烧成阶段。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我国陶瓷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高产、高质、低耗”的生产目的,如何从能耗与烧成质量两个方面综合实现烧成带的节能优化对于我国陶瓷企业而言显得极为重要及迫切。针对陶瓷辊道窑生产过程中综合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本文以辊道窑烧成带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及智能优化算法对其性能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对辊道窑的工作原理及传热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烧成带的能耗评估模型;其次,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烧成带的CFD模型,并结合企业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仿真结果分析确定了优化参数,建立了温度离散系数、相对过热温差评价烧成质量的评估指标,对优化参数进行了定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然后,设计Taguchi实验结合仿真模拟采集数据,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法构建待优化参数与能耗、质量之间的预测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对多目标多参数优化模型进行寻优,获得最佳的参数组合,并将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基于Matlab搭建烧成带能耗与质量的优化系统,并将其实现。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辊道窑生产过程中,能耗高且难以评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平衡分析的能耗建模方法。首先,本文研究分析了辊道窑的工艺特性及烧成带的传热特点。其次,结合热平衡分析的方法,分析烧成带热量的输入、输出关系,将烟气带入热量的影响考虑在内,构建了烧成带的能耗评估模型,并分析得出了影响能耗的相关参数。最后,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这表明可以为后文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针对传统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数据样本量有限的问题,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烧成带内部的流场信息,提出了两个温度场的评估指标,并对优化参数进行了定量的单因素分析。首先,本文结合辊道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尺寸构建了烧成带的几何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烧成带的基本工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将计算结果和企业的热工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CFD模型的有效性。其次,结合运行结果对烧成带的结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出了烧嘴倾角、空燃比、及烟气入口速度为本文的优化参数。最后,构建了温度离散系数、相对过热温差两个温度场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评价指标探讨分析了优化参数对温度场稳定性的单因素影响规律。(3)针对传统优化方法耗时长、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的烧成带“能耗-质量”多目标优化策略。首先,本文结合田口实验设计及数值模拟技术采集不同工况下的样本数据。其次,以优化参数为输入,以评价指标为输出,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法构建出能耗与质量的预测模型。最后,确定出待优化参数的区间,以预测模型为优化函数,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寻优,得出最优Pareto解集,并将优化结果与初始方案对比,验证了优化方案的优越性。(4)为了对上述烧成带的优化工作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本文基于Matlab平台搭建了一套集成化、信息化、可视化的能耗与质量的多目标优化系统。首先,结合前文的上述研究工作,对烧成带能耗与质量的优化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其次,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并对系统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Matlab软件将该优化系统进行了实现及应用,为企业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保障移动应用的数据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项有效的安全技术,区块链成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硬件的限制,移动设备无法承载区块链工作量证明所需的算力,移动边缘计算被提出用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卸载机制,对异构的边缘计算资源进行分配,激励边缘服务提供商和移动设备参与资源市场交易,并在满足经济学性质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机器人移动导航的核心技术。在SLAM系统框架中,稠密地图能为机器人提供完整的环境信息,是机器人实现定位、导航和避障功能的关键基础,因此构建稠密地图在SLAM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当前稠密建图多基于静态环境提出。实际中,由于动态物体(如行人、车辆)的存在,基于静态物体构建的稠密地图的质量由此大幅下降。解决动态环境下稠密建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长非编码RNA(lnc RNA)在人类各种生物过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与多种复杂疾病存在联系。挖掘lnc RNA与疾病之间的潜在关联,探索lnc RNA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于疾病致病机理在分子水平上的理解和疾病的预防、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lnc RNA-疾病预测模型被提出。此类模型通常利用已知的lnc RNA生物学
随着带有定位功能设备的广泛普及,定位服务提供商等数据管理者已收集了大量用户位置数据及移动轨迹数据。数据中可能包含用户的隐私信息,直接发布此类数据集与第三方共享,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差分隐私可以防止背景攻击,有效保护数据隐私。如何将差分隐私应用于轨迹序列数据集中,生成发布具有高数据可用性的数据集,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连续型轨迹序列数据,研究数据发布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饮食方面的需求也在增大,加上信息领域和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材。移动设备自动识别采购得来的食材,配合移动端的菜谱应用软件,就能生成各种美味食品的烹饪方法,对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对食材识别模型和识别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深度学习广泛应用在目标检测中,但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深入,为了设计检测精度高的卷积神经网络
自比特币白皮书诞生以来,区块链便作为一项新兴的计算机技术被学者和研究人员发掘,至今区块链的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发展。由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等特性,这项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物流、保险、跨境支付等领域。共识机制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重中之重,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达成数据的一致性,而一致性问题是分布式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另外共识机制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块链系统效率的高低。在本文的工作中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具有密实的微观结构、优良的沉降性能、较强的耐冲击性和多样的微生物种群。因此,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不同培养条件得到的AGS不稳定、长期储存过程中AGS易发生解体和微生物失活、储存后的AGS恢复时间长等问题限制了AGS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此,系统观察并研究了AGS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AGS的培养(形
随着设计规范的更新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旧有建筑与带缺陷构件的加固显得尤为必要,其中CFRP加固系统被广泛应用。但考虑到其耐热性能差,难以应用在耐火要求严格的工程和项目中。本文针对CFRP加固混凝土如何能在火灾后保持性能以及性能退化的规律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CFRP加固混凝土受火试验研究。通过FTT0007型号锥形量热仪的热锥进行受火试验:无防火措施试件在热锥600℃以上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再生骨料自身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导致再生混凝土一直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了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外加剂作为材料改性的重要物质,一直被用于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外加剂中,硅灰和纳米二氧化硅有着不同的特性,已有学者证明单独掺入两者之一均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是所得到的再生混凝土
溴代阻燃剂(BFR)作为防火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电子电器设备、电灯插座、水管、保温棉等商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产品的防火。其中四溴双酚A(TBBPA)是最常见的典型阻燃剂之一,其占据了溴代阻燃剂市场的约60%。但是在产品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TBBPA释放到环境中,有研究发现在电子工业的空气样品、河流水体及沉积物和污水污泥样品中都有四溴双酚A的检出。一些研究报道了TBBPA能在孕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