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并且国家出台了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相关意见和发展规划,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智慧教学逐渐兴起,但智慧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智慧教学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学科上,又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因此,通过解读智慧教学的内涵,以及雨课堂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将对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提供帮助,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分析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XXX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雨课堂教学优势,明确了构建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2)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本文在依据Josh Bersin提出的教学过程四环节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教学的内涵,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前期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部分,本研究在对各个环节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雏形。(3)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将其应用于上海市XXX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并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设计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最后,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智慧“学”与教师智慧“教”进行评价,对该模式进行完善和改进。教学应用结果得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师评价;而且通过智慧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均有所改善,学习的效率、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粘虫Mythimna separata隶属于鳞翅目(Lepidptera)夜蛾科(Noctuidae),主要危害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是治理虫害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粘虫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迁飞害虫,其幼虫存在种群密度依赖性行为,进而影响种群迁飞行为的分化。嗅觉在粘虫密度依赖性行为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是昆虫通
面对全球范围内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问题,电动汽车由于自身节能环保的特性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重要动力组件同样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车载充电机的性能在不断提升,逐步向着可靠性高、效率高和体积小等方向快速发展,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车载充电机仍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根据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相关标准,本文将所研究设计的车载充电机确
过渡金属修饰的碳材料被广泛用于储氢材料的研究,Kubas作用很好的解释了氢分子与过渡金属的吸附机理。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B和N原子掺杂的碳材料可以有效改善金属与碳材料的结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石和源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汲取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历史任务的文化结晶;是长期革命实践中积淀孕育而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了许多革命圣地,并发表了重要讲
2017年0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概念,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维护修复、实施保障、监测评估提出了相关要求。当前国家所发布的自然生态空间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初级,尤其是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政策比较缺乏,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方面。新建区东临赣江,北至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属江南丘陵滨海地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域内水流、森林、湿
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荧光传感器识别有机小分子、阴离子、金属离子等,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范围宽、使用方便、成本低、不需要预处理、远距离发光等优点。荧光识别为环境,生物监测,医学检验等起中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以铼等配合物为基础的荧光识别剂,正在不断设计合成与发展。铼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有相对较短的激发态寿命、量子效率高等优点。分析铼配合物结构特征
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技术手段,由阳极的析氧(OER)和阴极的析氢(HER)两个过程构成,其中析氧半反应通常具有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效率较低,往往需要加入有效的电催化剂克服反应能垒。因此,开发地球丰度大、无毒、廉价的析氧电催化剂非常必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的配合物,具有丰富的金属中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尺寸等特点,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该
坡缕石,又名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的黏土矿物。由于在自然界中风化沉积,天然的坡缕石中常含有许多伴生矿,其中石英最为常见。此外,由于静电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天然坡缕石的纳米结构更倾向于以晶体束或聚集体的形式存在。显然,伴生矿物的存在和棒状晶体的聚集均会抑制坡缕石的纳米载体特性。因此,研究坡缕石的纯化和棒状聚集体的解离对于提高载体材料在其纳米纤维结构上的分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纯化和解离后的坡缕石为
本文所研究的曲式与曲式原则是在民歌的多声部改编创作中所体现的复杂的体裁形式和技术现象。本文以芝达林创作的民歌合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分析原则为依据;以传统曲式结构为线索;以对比分析研究为方法;对其中的结构发展原则和曲式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将原始民歌与创编作品的结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思想。本文的论述分为绪论、保持原民歌基本结构的曲式分析、改变原民歌基
自1980年代以来,我的导师芝达林教授努力探寻民间歌曲旋律发展的艺术规律,在运用多声部音乐技巧创作民歌合唱作品的实践中,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实现了对所作民歌合唱作品旋律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思维。对芝达林教授创作的《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女声合唱曲集和《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进行学习、究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创作规律:1、用对位手法改变民歌的旋律结构,增加民歌旋律的丰富性。2、调整民歌旋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