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稳定的RM-1前列腺癌小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单纯低频磁场照射和磁场联合放射治疗对荷瘤小鼠前列腺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4只,鼠龄6-7周,体重18-22 g。培养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系RM-1,并建立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接种成瘤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单纯放疗组、C组磁场联合放疗组和D组单纯磁场治疗组,每组16只小鼠(其中8只做肿瘤生长体积观察,8只做生存期观察)。当肿瘤体积平均值大于250±20mm3后开始对其进行干预治疗:B组和C组给予15Gy单次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照射结束后C、D两组当天继续给予0.45T的低频磁场照射,磁场照射每天1次每次2小时,每天同一时段进行,连续治疗5天;A组不进行放疗和磁疗。每天记录各组小鼠肿瘤生长体积及小鼠存活情况。治疗结束后次日将各实验组中作肿瘤体积生长观察的8只小鼠断头处死留取肿瘤标本,将取出的肿瘤标本切成约4mm层厚的组织进行多聚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获得的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另取100mg肿瘤组织标本用70%酒精固定,以备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继续观察剩余小鼠存活情况,记录每只小鼠死亡时间。结果:1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各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A组(对照组)2278.90±553.29 mm3,B组(单纯放疗组) 1583.03±350.53mm3,C组(磁场联合放疗组)1317.56±451.54mm3,D组(单纯磁场治疗组)2168.99±477.03 mm3。各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B组30.54%,C组42.18%,D组为4.82%。经统计学检验,B、C组小鼠体积分别与A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B、C组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B组、C组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A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细胞流式结果显示,各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A组6.85±1.10%,B组20.29±2.21%,C组23.30±2.53%,D组7.54±3.05%。B组、C组细胞凋亡率较A组明显增加,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细胞凋亡率与A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流式仪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发现B组与C组G1/G0与G2/M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有所下降,表现为G1/G0、G2/M阻滞和DNA合成抑制。经统计学检验,B组、C组与A组相应周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间相应周期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D组与A组比较虽然G1/G0、G2/M细胞比例也有所增加,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鼠生存期的观察。A组小鼠生存天数中位数为21天,平均生存时间是21.25±2.72天;B组小鼠生存天数中位数为29天,平均生存时间是28.75±3.85天;C组小鼠生存天数中位数为27天,平均生存时间是26.75±7.21天;D组小鼠生存天数中位数为20天,平均生存时间是20.25±3.54天。用Log-Rank方法对各组荷瘤小鼠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可见B组、C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稳定的RM-1前列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在对荷瘤小鼠肿瘤进行低频磁场及放射线治疗后,发现磁场对小鼠肿瘤体积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同时也没有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在与放射治疗联合对小鼠前列腺移植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磁场并没有增强放射治疗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该低频旋磁场照射在抑制肿瘤的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从磁场类型、频率、强度、作用时间以及肿瘤敏感性上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