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腺瘤与腺癌组织中p-STAT3与HIF-1α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重要成员之一,存在于细胞浆,磷酸化成为p-STAT3后,转入核内与特定靶DNA启动子序列结合,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生存和凋亡。STAT3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呈高水平激活状态,已被确认为癌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在细胞对缺氧的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较多的实体瘤中,如前列腺癌、肠癌中表达显著增高。HIF-1α为其亚基,决定HIF-1的活性。研究发现STAT3可以抑制HIF-1α的降解,增加HIF-1α的合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检测p-STAT3和HIF-1α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选取该院2004-2006年的57例手术切除的大肠腺癌石蜡标本,20例大肠腺瘤标本取自大肠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检测p-STAT3和HIF-1α蛋白在大肠腺癌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他们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 结果:免疫组化发现p-STAT3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54.4%),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IF-1α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68.4%),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大肠腺癌组织中,p-STAT3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p-STAT3与大肠腺癌侵袭转移及HIF-1α异常表达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对于大肠腺癌恶性潜能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在他克莫司软膏外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白癜风,来观察其对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而对临床上治疗白癜风
肝脏灌注异常(hepatic perfusion disorders,HPD)由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的异常改变,反映了肝脏双重血供间的平衡被破坏。HPD常表现为两种,一种为动脉期高密度改变,一种
目的: (1)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2)观察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大鼠行为学、病理学改变; (3)研究脑缺血后不同时间Aβ1-40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以及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应用S-1单药化疗对三线或三线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搜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58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