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活化蛋白C抵抗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检测加活化蛋白C(APC)和不加APC的血浆的凝血时间CT1和CT2,计算CT2/CT1,规定CT2/CT1≤1.8为APCR阳性,≥2.0为阴性。   结果:   SLE患者中APCR阳性率为57.5%,明确证实血栓形成的患者APC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血栓表现患者的APCR阳性率(χ2=4.92,P<0.05)。SLE患者中ACA-IgG的阳性率为50%(20/40),明确证实血栓形成的患者ACA-IgG阳性率与无血栓表现患者的ACA-IgG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39,P>0.05)。APCR阳性组中ACA-IgG阳性率与APCR阴性组中ACA-IgG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2,P>0.05)。APCR与反映血栓形成指标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均无相关性。   结论:   APCR可能是SLE患者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ACA通过对蛋白C系统的间接抑制作用协同参与血栓形成过程,APCR的检测对预测SLE患者并发血栓可能更有价值。
其他文献
Objective: A high rate of unnecessary thymectomies has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aimed to distinguish primary mediastinal lymphomas (PMLs) from thymic epithelia
Objective: 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 is a collagen-specific molecular chaperone that facilitates collagen maturation. Its role in cancer remains largely 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