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内蒙古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农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根据国家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内蒙古农业耕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粮食总产量位居第十。本文拟对内蒙古农业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以探究其内在的因素,为对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一些与本文写作相关的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因素,最后介绍了三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即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本文所选取的方法主要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指数方法。接下来的部分,即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收集了内蒙古2001年—2015年间的各项数据,首先从时空和空间上分别对内蒙古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进行分解测算,最终的结果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其次,通过收敛性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时空和空间的对比分析,具体展开分析了各盟市农业全要素的变化规律。最后,测算的结果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出影响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具体测算了每项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多少、是正是负,拟为后文提出对策作参考。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内蒙古全要素生产率在15年中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近几年开始有平缓发展迹象,内蒙古各地技术发展趋于相同态势,说明各地技术差异在缩小,技术进步的提高是带动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技术效率并没有带来规模效率的提升,这也是制约内蒙古农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本文最后针对于实证研究得出的这一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希望针对规模效率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农村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政策的执行效率,真正发挥其主体优势是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重庆市坚持“立足实际、针对引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马文珍、马君玠的名字时常被提到。唐达晖在《凌叔华·<现代文艺>·<志摩遗札>》中曾提到,由凌叔华主编的《现代文艺》创刊于1935年2月15
特色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观目标的两大核心策略。该文通过对特色小城镇及美丽乡村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从目标的统一性、空间一体性及发展协调性等
我国在改革开放重要举措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但在巨大的工农收入差、农产品市场价格、土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政策补贴是我国农业与乡村近年来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以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政策补贴,以降水与热量为梯度由南向北在陇东黄土高原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读到韦庆媛所撰的《清华图书馆里的诗人马文珍》一文(载《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二期)之初,我就有话想说,却为杂事所扰,延误至今。在中国现代诗坛,马文珍虽非著名的大诗人,但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增强CT表现、临床特征及超声结果,以总结诊断经验,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蔬菜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发展蔬菜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
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它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其本质包涵三个部分,土地归国家所有;土地归劳动集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