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胡柚青果(以下简称胡柚)与枳壳(分别为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朱栾,以下均统称为枳壳)的生药学特征;(2)建立胡柚HPLC指纹图谱,并与枳壳进行比较;(3)采用对照品对照和LC/MS方法对胡柚和枳壳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4)建立HPLC法测定胡柚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并与枳壳进行比较;(5)建立胡柚与枳壳的TLC鉴别;(6)比较胡柚与枳壳的药理作用。方法(1)通过药材性状、显微特性等比较胡柚与枳壳的差异。(2)通过色谱条件优化,建立胡柚HPLC指纹图谱,比较胡柚与枳壳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并对柚皮、甜橙、瓯柑、香橼等品种进行比较,考察指纹图谱专属性。(3)通过对照品对照和LC/MS联用技术,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LC/MS联用技术确认胡柚与枳壳主要成分的一致性。(4)建立HPLC法测定胡柚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与枳壳进行比较分析。(5)以辛弗林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比较胡柚与枳壳的差异。(6)对胡柚和枳壳进行正常小鼠小肠碳末推进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比较试验。结果(1)胡柚与枳壳药材的生药学特征相似。(2)首次建立了胡柚特征成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测定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相似度较高,相似度均≥0.90,明显区别于柚子、欧柑和甜橙等;通过聚类分析评价,胡柚与枳壳聚为一类,而4种枳壳中朱栾明显不同于酸橙、代代花、黄皮酸橙。(3)对照品对照和LC/MS联用技术对胡柚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共确认了 10个成分,分别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犀草素、橘皮内酯、川陈皮素、桔皮素、葡萄内酯,对胡柚与枳壳中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该10个成分均相同。(4)首次建立了胡柚中8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橘皮内酯水合物、木犀草素、川陈皮素、桔皮素分别在23.30~1164.80μg(r=1.000)、170.84~8541.91 μg(r=1.000)、12.22~861.20 μg(r=0.9995)、156.17~7808.64 μg(r=1.000)、0.91~45.40 μg(r=1.000)、3.13~156.48 μg(r=0.9995)、0.90~45.23 μg(r=1.000)、0.85~42.27 μ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 98.8%(RSD=1.7%)、101.3%(RSD=3.0%)、98.3%(RSD=3.3%)、96.8%(RSD=1.7%)、101.8%(RSD=4.9%)、101.7%(RSD=2.2%)、108.9%(RSD=3.4%)。通过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并联合主成分提取分析,进一步证明胡柚与枳壳中的主要化合物相同且含量相似。(5)薄层色谱结果显示胡柚含有与枳壳相同的辛弗林成分,且薄层色谱相似。(6)小鼠灌胃给胡柚、枳壳及栽培变种样品,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给药量的胡柚、枳壳样品均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小肠碳末推进率(P<0.05),各样品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相同给药量的胡柚、枳壳及栽培变种样品均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且各样品的各个剂量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外观性状、显微特征、辛弗林薄层色谱比较结果提示胡柚与枳壳基本一致。(2)建立的胡柚指纹图谱专属性强,能有效的将甜橙、柚子、欧柑等区分开来,相似度测定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相似度较高;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胡柚与枳壳主要色谱峰成分相同。(3)建立的RP-HPLC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综合评价胡柚和枳壳质量提供依据。(4)胡柚与枳壳药理作用比较结果显示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上述实验结果为胡柚作为枳壳药用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