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方式对羊胴体成熟期间主要理化性质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HU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各地对畜牧业结构调整意识的增加,近年来我国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迅速,在数量和品种上已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加工技术等原因导致牛羊肉品质综合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使我国牛羊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高。冷却肉由于具有营养、卫生、食用品质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际生鲜肉生产和消费趋势,目前冷却猪肉和牛肉的生产工艺及品质研究较多,但冷却羊肉的研究较少。本文将10~12月龄小尾寒羊屠宰后所得的胴体在45min内分别进行慢速冷却(0~4℃,24h)和快速冷却(-20℃,1h;移至0~4℃,23h)处理后,取背最长肌肉样在宰后108h成熟期内重复测定温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糖原含量、脂肪氧化TBA值、蒸煮损失率、细菌总数等理化指标变化及感官评价,探讨冷却方式是否对羊胴体成熟过程中主要理化特性及食用品质有影响,试验结果如下:   (1)温度测定显示:快速冷却处理比慢速冷却处理更能有效降低胴体温度,慢速冷却组的温度在24h内始终高于快速冷却组,两个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2)pH值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处理组在第1、4h的pH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24h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测定时间段内两处理组间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   (3)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结果发现:慢速冷却组的TVB-N值在108h内要高于快速冷却组;除了第1h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外,从第4h直到第108h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4)糖原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慢速冷却组的糖原含量在108h内始终要低于快速冷却组;两处理组在第1、4、8、12h差异极显著(p<0.01),在第24h到第48h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第60h到第108h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5)脂肪氧化TBA值结果表明:前24h内慢速冷却组要比快速冷却组有较高的TBA值,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从第36h一直到第108h快速冷却组的TBA值较大,与慢速冷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6)蒸煮损失率测定显示:两处理组的蒸煮损失在108h内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除了第8h、12h、24h慢速冷却组和快速冷却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时间段测定的蒸煮损失率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7)微生物检验发现:两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在108h内有一定起伏,整体上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并且快速冷却组的细菌总数在整个过程中整体上要稍低于慢速冷却组;   (8)感官评价表明:慢速冷却组比快速冷却组的肉色分值稍高,肉色较好;快速冷却组要比慢速冷却组有较高的嫩度评分,嫩度较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冷却方式对羊胴体成熟期间主要理化性质如胴体温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糖原含量、脂肪氧化TBA值、蒸煮损失率、微生物指标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慢速冷却组的感官肉质要较快速冷却组好。
其他文献
毛细泵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的热控制和电子器件的散热,其工作原理与热管相似,是一种利用工质相变换热进行远距离传热的装置,但与热管相比,毛细泵系统具有更强的传热能力和抗重力性能。考虑到毛细泵系统的诸多优点,本文以其在中低温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为目的,设计了一套以水为工质的平板式毛细泵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减小毛细泵系统与热源之间的热阻,蒸发器设计成平板型,分为可拆装的上板和下板。为研究
期刊
期刊
船舶在运动过程中,难免遇到海风海浪的影响,使船体受到各种各样的摇摆和倾斜作用的影响,从物理本质上来讲,归结这些影响可以认为是受到了一些不平衡力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些作用力
期刊
期刊
制砖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进入近代以后却发展缓慢。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外先进制砖生产线技术的不断引进,我国的制砖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制砖技
期刊
太阳能集热和光伏电-热利用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两种主要方式。由于热管具有高效传热性、等温性和工作温度方便可调性等特点,使得与传统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光伏电-热系统
期刊